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第一百零八章 两种画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两种画风 (第2/3页)

凑了百余宗党,外加一千丁壮,总计一千五百余人,翻越山岭,先借宿于相熟土族庄园中,再顺漳水而出,步行北上。

    在南郡这片土地上,陶氏的命令还是很好使的。

    本地豪族也不太懂外间的事情,陶公之子下令,那就打好了。反正也不要他们正面冲杀,只是袭扰敌军辐重部伍罢了。

    如果敌军人多势众或看着比较能打,那就不上。

    如果敌军人少或看看就是田舍夫丁壮,那就上他们好歹经常奉命出征,有过战争经验,不信打不过那些丁壮。

    实在不行,也可以利用熟悉地理的优势偷袭嘛,吃了败仗也容易逃掉,

    地方上全是给他们提供帮助的人。

    陶氏堂兄弟其实做出了正确的应对。

    如果换个终日服散纵酒又没甚本事的士族子弟,可能已经慌了,甚至弃城而逃也不无可能。

    他俩制定的战术,其实就是缩微版的陶侃的战术,也是吴人一贯以来的战术,毕竟北人骑马、南人乘舟嘛。

    而在真正的北地,当然也有同样的战术:草原骑兵不断后撤,拉长你的补给线,再绕后奔袭,掐断粮道、截杀信使,动摇全军。

    这就是人类。他们总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智慧、工具乃至周边的山川地理,并长期总结,形成自己的打法一一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文明水平。

    ******

    南郡豪族帮助陶侃,襄阳豪族就是另一种画风了。

    前氏投降了,那么怎能没有蔡氏呢?这不合理啊。

    蔡氏确实投降了,不过没人在乎他们了,大猫小猫两三只而已。

    蔡家遭受重创,那得从王如说起了。

    当初王如率军祸乱襄阳,就曾经攻上「蔡洲」

    所谓蔡洲,就是沔水中的一个沙洲,或者说岛屿,位于岘山东南十里。

    因为汉末蔡瑁降曹,故蔡家混得很不错,虽然家势在魏晋有逐渐走低的趋势。

    但因为祖上的余荫,整个蔡洲岛都是他们的,蔡家在岛上起了豪宅,开辟田地,据说鼎盛时光婢妾就有数百个。

    不过王如之乱时,蔡洲这个「休闲疗养」胜地被一锅端。岛和房子还在,人却没了—

    王如之乱被平定后,蔡家支脉族人从外地返回,先发誓蔡家永不与姓王的结婚,然后开始争抢主脉被屠戮一空后留下的遗产。但没用了,仆婢没了、粮食没了、历代积累的财富没了,一切只能从头做起。

    可惜时代没有给他们机会。

    因为蔡洲极其重要的位置,如今岛上来了不少兵卒,试图阻止吴人水师北上。

    这不是杞人忧天。

    沔水下游确实有比较窄的河段,但襄阳以东这一片却非常宽阔。

    曹操下荆州时,蔡瑁在此编练水军一一说实话,汉江能练个鸡儿水军,

    曹孟德水师先天发育不良,即便没那场火也要败。

    如今岛上来了许多步兵,甚至还有数百骑登岛,宿于郊野,准备随时冲击登岛的普国水陆兵马。

    步兵以千余府兵为主,外加差不多同样数量的部曲。

    但人数肯定不太够,于是又调附近的豪族兵马上岛。

    高阳池(习家池)的习氏出动了五百兵。

    这个家族乃荆土豪族,有佳园池,山简镇荆州时就喜欢到他家玩,「每出嬉游,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

    习氏的姻亲庞氏也派人来了。

    这个家族是庞德公、庞统后人,不过现在也不太行了。

    庞涣(庞德公之孙、庞山民之子、庞统从侄、诸葛亮外甥)在晋太康年间任太守,后来气得不想干了,离了这穷山恶水,回老家闲居。

    庞涣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