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第一百三十二章 商屯
第一百三十二章 商屯 (第3/3页)
「装船运至杨口,送给商屯百姓。」
「遵命。」童千斤立刻前去传令。
邵勋看向庾彬,道:,「道协,你须得向他们讲清楚。这三万九千余斛粟麦可以相送,但有一条,若有贼人至杨口或华容,可避入城塞之内,但不能跑。若能坚守到援军抵达,朕另有赏赐。」
庾彬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这粮可不好拿啊。不过,你都来搞商屯了,这点风险总该预判到吧?
「《风土病》一书,甚为紧要,可令诸屯屯主过来抄录一份。」邵勋又道:「按照书上所教之法做下去,未必不会死人,但一定少死很多人。」
「臣遵命。」庾彬应道。
邵勋背看手走来走去,似乎十分高兴,乐于见到商屯之事蓬勃发展。
他之前曾打算忽悠一批商人去建庄园,如今看来,商屯更好。
生意就是生意,盈亏自负,比强迫别人去开发荒地强多了。
当然,就庾彬带过来的这批人来看,土豪们应该也没想在粮食买卖上赚什么钱吧?
这种地方开荒,三年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也就是说,三年以后才能有余粮出售,才能开始赚钱,这还没算中间死人的损失呢一一肯定会有人死于开荒,无非多少罢了。
这些商屯屯主们起码要在江夏、南郡坚持七八年以上,才有可能回本。
这个买卖风险相当不小,若无回赐土地、评定门第等配套措施,怕是无人愿来。
另外,北方度田的大背景不能忽视。
正因为要度田,这些没什么背景的土豪们保不住自己趁乱得来的土地和人口,才想着要来搏一搏。
没有北方那头的强烈挤压,也不会有这些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南下,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
邵勋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商屯大业。
他愿意支付对价,不仅仅是用三倍市价购买粮食,还可支付土地、官职以及屯主家族未来当官的可能性。
这些不是「钱」,但在屯主眼里,这恐怕才是真正的「钱」。
「蔡洲苑这边,你看着经营吧。」邵勋指了指蔡洲岛,说道:「蔡氏大宅定期洒扫,你可选取部分屋宇改做衙署、粮仓、武库。」
「是。」
「不要饮生水。死水塘尽量填平。」邵勋拍了拍庾彬的肩膀,说道:「朕在岛上住了一阵子,河面上风不小,夏天或没那么湿热,你一一好生保重自己。若有个三长两短,朕如何向你姑姑交代?」
庾彬闻言心下一热。这就是被当做自己人的感觉,他分外享受。
蔡洲苑他会好生经营,商屯那边他也会主动关注,并想办法动用庾家的力量,为屯主们提供一定的便利和帮助。
姑夫的大业,不能出岔子。
邵勋没注意小伙子心里怎么想的,他只看到童千斤快步走来,低声禀报道:「陛下,巴东那边打起来了。」
他点了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李成的胃口还真是不小,选取的时机也非常恰当,李雄是有点本事的。
「给魏兴郡传令,选取精干兵卒,伺机袭扰成国。」邵勋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