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215章:何苦呢? (第3/3页)
,不少朝臣就已经猜出了其中缘由。
若不是大案要案,太后何必要动用皇城司,让大理寺出面也就够了。由此可见,肖永贤是摊上大事儿了!
刘娥看了眼杜衍,淡淡道:“杜卿放心,此案已交于大理寺审理。祸首肖永贤也已伏法,至于后面的案情,便一概由大理寺定夺!”
这算是把案子公开了。
“是,臣定会明察此案!”
大理寺卿陈垂象出班,拱手肃声道:“肖永贤罪大恶极,险些霍乱了朝纲!此等奸人,臣必将其严惩!”
说这话时,陈垂象下意识朝后面瞥了一眼。
虽没有明确这一眼看得是谁,但大家的目光却不约而同的落在了赵从约身上,连杜衍都冷着脸回头瞪了眼他。
完了,明神公愤啊!
赵从约只觉得脚下发软,险些站不住了,只能死死低着头不去看他们,心中恨不得撕碎了曹安。
都是他!
自从这孙子出现以后,自己就总倒霉!
“有些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该碰的事情莫要去招惹,否则惹下了祸事……本官定不会放过!”
这是来自御史中丞的杜衍的警告。
他可不是普通的朝臣,而是差一步就能位列三班的大佬。
别说是韩郡王府了,就是吕夷简那种跋扈的,见了杜衍也得先客气两句再说话,否则一旦惹上了,那就是大麻烦。
御史台虽没有执法权,但却有弹劾天下的权利。
上到帝王宰辅,下到小猫小狗,他们都能一喷到底,而且还没人能说什么……
朝臣们都在怒视着赵从约,可刘娥却自始至终都没说话,只是微微看了眼最前方的张之白,然后不留痕迹的收回了目光。
“启禀太后,臣有本奏!”
张之白虽然眼神不好,却能瞬间捕捉到重要的信息,接着出班道:“今年雨水不顺,各地都有欠收!臣建议,今年是否能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销。”
真正的大佬出战了!
杜卿、陈垂象也不敢当其锋芒,很有默契的拱手退了回去,将‘舞台’让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