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二章 书法与诗! (第2/3页)
文静,但对于认定的事情是非常执拗的。而且,小予也不是一般的18岁少年。”林母依旧为女儿的事情担忧不已。
“你也别操太多心。小予过完这个年,也才19岁。他们都还年轻着呢,我们现在就担心这个,岂不是杞人忧天?”林父想到自己女儿的性格。也有些担忧,但见林母这般,也只得摆出一副不在意的样子,劝慰道。
两人一边悄声说着话,一边看着台上正准备写字的叶予。
杜甫曾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当然。叶予没有那么夸张,就算是李白,也没那么夸张。
他这一手字,以宋朝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的书法为基础,在这数月里几经琢磨,开始尝试融入他自身的特质。
苏轼的书法重在写意,重在气韵,笔法自然不拘,可谓意忘工拙,妙在藏锋,给人以一种酣畅洒脱之感。他在谈到自己书法时,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意指在书法创作上重意不重形,追求自由和洒脱。
但他并没有用怪异来故意凸显这点。
也因此,他的字端庄娟秀,中正平和,丝毫不显做作。
可以说,苏轼的书法是非常适合叶予的。
但叶予是叶予,苏轼是苏轼,他们并不是同一个人。
叶予兑换的也只是神似级别的,两人的字神韵相似,但字迹却是不同。
不过,显然,叶予对此并不满足。
因此,在这几个月里,他会时不时琢磨书法,尝试缓缓将自身的特质融入其中,形成他自己的风格。
此刻,当他在春晚的舞台上缓缓落笔时,其书法中,洒脱不再是苏轼的洒脱,而是叶予的洒脱!且其中还隐隐透出一股少年人才有的轻狂!!
这是叶予自己的书法风格!
脱胎于苏轼的书法,融合了叶予自身的特质!
虽因琢磨的时间还短,还未彻底成型,却已然初具雏形!!
在舞台的大屏幕上,在千千万万家庭的电视屏幕上,叶予稍稍调整了一下,左手拉着右手的袖子,提起毛笔,蘸了蘸墨汁,微微躬身,从上到下,从右到左,在宣纸上缓缓写下了前世那首脍炙人口的新年诗。
《元日》!
那首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之手的《元日》!
看着屏幕上叶予提笔赋诗的风采,看着宣纸上那一手姿态横生,气象雍裕,隐隐透出一股锋芒的书法,就算是那些看到过叶予所写的《沁园春?雪》的观众都是惊叹不已!
而那些在此之前从未见识过叶予书法的人,则感受更甚。
好字!端的是一手好字!!
完全不懂书法的人,能看得出这一手字写得很好,恐非一般人能写出来的。
略懂一点书法的人,则能感到有一股神韵似是扑面而来!这一手字有神韵,而非仅仅有其形也!
在书法方面懂得多些的人,纷纷感叹叶予的书法已然登堂入室,有大家之风!
而那些真正钻研书法的人,此刻心中的震撼却是难以言喻,只因叶予的这手字岂止是有大家之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