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章节名取不出来 (第2/3页)
总结出来的实用经验,对棉花的增产和稳产有好处的。”
平阳公主道:“原来其中还有这般学问。不知我大唐何时才能像种花家一般,每门学问皆有教授之所,皆有研习之人。”
薛朗道:“慢慢来,终归会有的。”
平阳公主点点头,两人皆知道,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说起农业,薛朗突然想起《齐民要术》来,这本书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农书,这本书概述了农、林、牧、渔、副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知识。
另外,这本书的作者也是个妙人,他居然嘲笑孔子孔圣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齐民要术》主旨“食政为,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用之以节”。这本书推崇实用主义,实用到什么地步呢?就是关于花草的种植培育、园林的建造等原本属于农业的事情,一个字都没有。
这本书在历朝历代都颇受重视,中国古代一直是农耕文明,宋时刊印的官印书,有“非朝廷之人不可得”的说法,被后人称之为“惠民之政,训农裕国之根本”。
这部书记载之详细具体,涵盖范围之广,是后世所有写农书人的榜样。在古代来说,是很实用和值得推广的。
于是,薛朗问道:“敢问殿下,府中可有收藏农书?”
“农书?幼阳要这个作甚?”
平阳公主问道。薛朗道:“曾有人说过,打仗就是打后勤。后勤来说,不过就是衣食住行,住行可以简便,衣食却简便不了,简便了便食不饱腹,衣不蔽体,何况还是打仗的后勤?更为重要。我懂的耕种方法是我从种花家学来的,也想看看历朝历代的著述,取长补短。”
“大善!”
平阳公主赞了一句,道:“我知幼阳何以博学矣。”
看个农书学习一下也能扯上博学?
薛朗一脸莫名的望着平阳公主。平阳公主道:“恰是幼阳颇明谦虚好学之精髓,勤于治学,故而方有今日之博学多能。”
薛朗被夸得不好意思:“殿下过奖,属下只是自知才学不足,所谓笨鸟先飞,多学些知识总是好的。”
平阳公主道:“我当向幼阳多多学习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