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51章 长安的春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51章 长安的春耕 (第3/3页)

不介意借用平阳公主的力量去收集需要的信息,只介意平阳公主插手聘礼的准备。好在,目前双方沟通良好,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分歧。

    把苏寒送出长安,薛朗便专心忙碌起红薯和土豆的种植来。除了朝廷方面试种的,他和平阳公主庄上的红薯种植,也要一同进行。

    从苇泽关带过来的红薯藤很多,红薯又是高产的东西,平阳公主听从他的建议,两人的庄子只各自种了三亩红薯。土豆则是能种多少便种多少。

    种红薯和土豆都是做惯的活儿,有了经验,再次种植自然更加顺捷。薛朗的精力,除了公事,便是花在农庄的规划上。

    在苇泽关时,为了军粮,采用的莲池养鱼,兼得鱼、藕的方式。到了长安,这个方式便不适合了,两人的府里都有莲池,每年采收的莲子、莲藕只有多的,没有不够的。

    所以,在长安的农庄,薛朗便不采用莲池养鱼的模式了,而是采用桑基鱼塘的立体养殖模式。就是鱼塘边栽种桑树,加上养蚕,多余的桑叶,蚕的粪便可以喂鱼,鱼塘里的塘泥可以做肥料,循环利用,生态环保。

    薛朗初来,根基薄弱,农庄只有两个,其中一个还是公主殿下送的。自己的两个庄子,薛朗特意去逛了一圈,因地制宜的设计了养殖模式。然后便忙着帮公主殿下设计。

    平阳公主就像她自己说的一样,在长安经营日久,根基深厚。且不提里坊里有多少宅子,只东西两市的店面便有好些。

    这些容易隐藏的,平阳公主有许多,农庄明面倒是只有三座,但是,规模很大。薛朗特意抽空去实际看了看,因地制宜的帮她设计农庄的经营模式。

    忙完这些,苏寒采买的第一批糖块也运到长安。熬糖的作坊便建在薛朗的农庄里,庄子上居住的都是部曲,不虞泄露机密。府里东南角那里只是他的实验室,做不了大规模生产。

    待制出第一批霜糖,给平阳公主送了十斤,其余的便悄悄在长安城东市内的铺子里上市,还没等市场反应出来,秦王府的人来给薛朗送帖子,秦王请他饮宴。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