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新科士子 (第2/3页)
坐了几个男子,年长者年近三旬,年轻的二十来岁,应该是今科取中的士子。唐朝的科举在二月份举行,三月初是放榜的时候。
薛朗才学有限,科举的事情自然跟他没关系。他又是新来的,虽然有爵位,但功劳、才干没显于人前,也没参加科举的士子给他行卷。这时听这些士子谈论,倒是有种新鲜感——
天天跟一群年纪比他大的人打交道,都快忘记他其实还是小鲜肉的年纪啊!薛朗在心里默默叹气。
“大郎,可是要喝水?”
薛朗点点头。长俭从书箱子里拿出保温壶,拧开盖子,给薛朗倒了一盖子热水。薛朗接过,慢慢的喝着,耳朵则听着身旁那些士子的议论。
“听说周兄的诗文颇得太子中允赞赏,如此际遇,好不叫人羡慕。”
“许兄何须羡慕?听说你投到民部尚书裴矩裴尚书府上的行卷,也有收获好评!何须羡慕于我?”
两个志得意满的年轻人,皆笑起来,互相恭维。倒是一旁坐着只顾吃喝的人,开口插了一句:“听说周兄出身普通士绅之家?”
被叫做周兄的年轻男子面容上的欢喜之色一收,道:“周某出身不高,林兄有何意见?”
被叫做林兄的男子,放下筷子,正色道:“在下并无意见,只是,有些浅薄的经验想说与周兄知。”
周兄冷眼瞥他一眼,语带讽刺的道:“不知林兄有何意见?周某候教!”
林兄被讽刺也不恼,道:“刚才听说周兄的行卷深受太子中允赏识,此乃喜事,然限于周兄之出身,某以为周兄难免空欢喜一场。”
周兄瞪林兄一眼,冷声道:“林兄,男子汉大丈夫当心胸宽广才是,嫉恨这等小人之心,非君子可为!”
林兄道:“周兄误会某矣!某不才,钦慕周兄才华,又历经数次科举,于长安城内之情形,比之周兄熟知几分,交浅言深,冒昧说两句。以周兄之出身,这东宫还是莫去的为好!”
“林兄何出此言?”
“太子身边尽是世家子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