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论教育 (第2/3页)
先同时代世界上其他地方许多。我朝又专门开设有算学科的考试选拔,研习算学的人,只会多不会少。虽然算学十经重实例轻理论,但比之先人的智慧,我所学的算学知识不敢称优,我所依仗着的,不过是计算方式更加的简便罢了。所以,我才想写这么一本启蒙用的数学书,弥补现有算学类书籍的不足。”
薛朗解释清楚自己的想法,圣人和秦王听得齐齐点头。秦王问道:“今年金部计算、统计完成得比预期快,就是因为幼阳采用数字计算的方法吗?”
“是的。我叫人做了两块大木板,用烧剩下的炭条做笔,在木板上计算,比之算筹,简便快捷,所以,计算效率才能提升。”
圣人奇怪的问道:“今年民部的公务完成如往年一般,有提前吗?”
秦王道:“回父亲,往年夏收的时候,民部总要通宵达旦的辛苦几日,今年却没有,想来其中定有幼阳的功劳。”
至于完成日期如往年一般,这就更不奇怪了。上面的人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上头动动嘴,下头跑断腿。裴矩老于世故,年纪也大了,自然不是那种急于表现捞功劳为难下属的人,做事留有余地。圣人略一思忖便明白过来,此乃人之常情,摆摆手便略过不提。
说起数学,圣人道:“我曾听平阳说过,幼阳你之所以如此博学,乃是与种花家的学制有关,对否?”
薛朗道:“圣人所说博学之语,臣愧不敢当。不过,若是说到种花家的学制,倒是有可取之处。种花家的学制,从三岁开始,上幼儿园,六岁开始小学,小学要上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然后是大学四年。大学以前,大家学的课程都一样,大学以后,才开始分科,进行更专业、更深入的学习。”
圣人屈指一算,道:“那岂不是要一直上学到弱冠之年?”
薛朗道:“回圣人,是的。所以,臣就没上过大学,所学多是从书本上或是专门请老师教的,学的比较驳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