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剑意(二合一) (第2/3页)
秋少游开口问道:“王世略,你可知千山翠峰谷到底想在此地做什么?”
“哈,秋少游,你未免太把我当自己人了?”
秋少游面不改色:“你若诚实回答我,我让你死个痛快。”
王世略眼转子转了转,加入斩妖司留名《白泽玉册》成为白泽殿绣衣卫的想法一闪而过。
别说,这确实是一条可以选择的路,不知严义、高丘愿不愿意……
礼魔和尚收回注视着赵蟾的目光,疑惑的看着王世略,刚刚秋少游说完,它明显心动了。
难不成,王世略明知必死,想死个痛快?
不可能!
它可是战力蛮横的王世略,金山洞大洞主,几乎以一己之力拉扯起一方妖魔洞窟的雄主!
怎么未战却先言败?
“道友……”礼魔和尚出言提醒,“斩妖人不是山上修士,你我断不可存侥幸之心。”
如果是山上修士,付出一定代价,大概可以糊弄过去,互相媾和。但换作是斩妖人,目标绝对是覆灭洞窟,不达目的不甘休。
况且,他们之中,另有一位勾察院的勾察使。
礼魔和尚久在寺庙,却也听说过勾察使在斩妖司之内何等的威名赫赫。
有薛瑾花在,除非杀了她,不然,那四位斩妖人不可能息事宁人。
唉,谁也不曾料到,帮王世略攻打阳县,居然会产生如此之重的因果!!
皆因王世略而起,到头来,王世略却不干脆拼死报答护大王寺!反而存在着小心思!
可气!
王世略道:“我明白。”
说话的功夫。
护大王寺陡然间地动山摇,一道粗柱状的妖魔气冲霄而起。
那是护大王寺积攒了四十年的家当——罗汉堂。
……
……
赵蟾彻彻底底忽略了搅弄他心境的王金钊,亦是忽略了掐着他脖子的王世略,目光一直注视着写在树身的红底白字。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原来如此。”
丹田中的那柄古朴小剑本体,归鞘。道心稳若磐石。
何谓【剑心】?
少年郎原以为他知晓了这柄得自泛黄破旧书籍的【剑心】是何物,如今一看,仍是知之甚少,小觑了它。
不只是“自然而然,发乎本心”,也不只有难以捉摸的无量威能,还能使其一颗道心坚定,外物很难干扰他的妙用,幻境、幻术、障眼法等等,在赵蟾面前,威力大打折扣。
“不知从何时起,许是老刘念过几句佛经我暗暗记在心里……我被佛法浸染了。不该如此的,既然选择走纯粹剑修一道,不应摇摆不定。认为有些佛法好,就堂而皇之采撷。久而久之,我的剑心,也便不纯粹了。”
那一剑,他仍选择命名其《火宅》。
但两侧剑刃滚滚燃烧着的无明业火,被赵蟾丢弃。
他选择用剑气替代,以纯粹的杀力弥补不足,尽管有些剑走偏锋,但却足够的“纯粹”。
说白了,赵蟾加入斩妖司以来,虽然不断有人告诉他该如何练剑,应怎样成为一名纯粹剑修,但是,少年郎还是和自己摸爬滚打的修练相差无几。
他是在残酷的与妖魔厮杀里迅速成长起来的,不像其他那些有师承的纯粹剑修一般,走的每一步路皆有明确的指引。
迄今为止,别人所说的“纯粹”,以及他自己领悟到的“纯粹”,皆是摩挲着向前走。
“或许【剑心】是对的,除了剑,心中不该有其他杂念,不该想着‘越多越好’,有时候,越简单,越纯粹。”
深呼吸了一口气。
心意微转。
丹田那柄小剑再度出鞘。
赵蟾左手握住巨剑,他要试试看新领悟到的剑意。
剑气乍然间肆虐于庭院。
此前,赵蟾领悟到的慈悲意尽去。
杀伐果断却又满怀慈悲,本就格外的矛盾。
眼下还好,境界不够高,所走的剑道尚浅,如果到了更深的层次,兴许,悔之晚矣,再难回头!
不要慈悲意,只要杀伐意!!
度化众生是菩萨佛陀的事,他只管用手中的三尺青锋,把该死之人、妖魔、旁门左道,通通送去见菩萨佛陀好了。
挥动巨剑。
赵蟾中品筑基境的剑气在众位上品知命境修士眼里,看样子还好,赵蟾杀的了下品知命境,只靠剑气或许还威胁不了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