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淮安府城迎钦差 (第3/3页)
六十里路程不远,也没什么尘土可洗。”
徐钦后世的调侃式风趣回复,对于场面上一本正经的古代人而言,还真有些不太习惯。
梅辰尬笑了笑,在前面引路。
徐钦几乎与之并肩而行。
杨士奇等在后面跟随。
翊林卫由副百户统领,列队在府署前广场待命。
而跟随徐钦进入厅堂的,除了杨士奇,侍卫徐三郎,还有新晋百户李小旗。
“徐大人,这边请!”
梅辰指引着徐钦,来到一座小楼前,丫鬟拉开左右大门,他们走了进去。
禀事厅是府署听政议事之处,相当于后世的敞开式会议厅。
而禀事厅偏厅,就是豪华的贵宾休息室。
偏厅很宽敞,雅致整洁,清一色红木椅子和茶几。
厅四周墙壁上挂着几幅字画,皆是名家之作。
“淮安是个好地方啊!”
徐钦第一次登历史名城的官方衙门,颇为感叹。
“怪不得梅大人舍不得离开此地,淮安府一向人杰地灵,盐务漕运,农耕商贸都是得心应手,民间富裕,就是本钦差到此,也有些舍不得离开了。”
这番话不知是有感而发,还是别有用意,这让梅辰、吴清风等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其中专门点了两处,盐务和农耕,这让梅辰等人头皮发麻,心惊肉跳。
最近淮安府署提出食盐提价征收新政,无论是代表朝廷的盐运司衙门,还是代表永乐帝的锦衣卫,都十分关注此事。
只是双方着重点完全不同。
盐运司是正常的业务关注,而锦衣卫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纪纲关注的是征盐新政背后的秘密。
徐钦当然也一样关注,他则是在分析和推断清正教,以及汝南世家的梅氏,会有什么样的谋略。
至于农耕这块,当然是钦差大臣这次巡检的首要任务。
摊丁入亩,对辖区内所有垦地进行重新丈量统计,分级定税,废除徭役,加大农垦劳动力的投入,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废田废地。
这些,在场的所有大小官吏,都是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