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韩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第2/3页)
说道:“如果不是为了你女儿,你是不是不想过来啊?”
手机那头沉默了一会,就在我觉得,应该要挂断电话的时候,就听着他说道:“今晚上我会让你知道,我想不想过去找你的。”说完,他就挂断了电话。
我握着手机,额头上出现了黑线。我觉得,我说了一句很不应该的话。那天晚上有多那啥,马上就涌上了我的脑袋上了。
就是在这种期待。又紧张的情况下,天黑了。我也是吃过晚饭,收拾好好租屋,甚至还在枕头下,压好了床上气球。可是到了晚上九点多,廖擎极还是没有出现。他就是从老家到我们学校,这个时间,也够来回跑三趟了吧。
我也不想让自己表现得那么紧张激动地等他出现,干脆就打开了手机,跟杨毅他们聊着天。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蓝思彤的事情上。如果说现在出现的那么多人里,能跟我坦诚的应该也就只有他们两了。
杨毅回复我:“你等等,我给你查下资料。”
“我都查过了,那地方真没什么特别的。”
“福。有些资料不是电脑上查的,是找人问的。你想想看,那楼几年前是不是重新装修过?”
给杨毅这么一说,我赶紧换了页面,查看了图片,看着那图上的小楼。那小楼还保留着很多那年代的建筑特征。虽然已经抹去了很多年代的痕迹,例如整座楼翻新,大门窗子墙面里里外外的翻新,但是还是能看出建筑结构来。我本身就是学历史的,对这些又特点的建筑。还是能做一下归类。
这小楼,中间一座方形的,三层加顶层就是四层的小楼,两边成直角有着两层的小楼,很多个小房间。很整齐的窗子组成。这种楼,最初应该是用来当教堂用的。天主教的教堂!虽然说现在看不到十字架,但是这种结构应该就是教堂。它就跟我们之前在那村子里看到的那个教堂的建筑结构是基本一致的。都是那年代的教堂风格。那方形的,四层小楼,上面应该是钟楼。原来应该是挂着钟的。
杨毅也回复了我,一大段话,我还没有来得及看呢,兰雪就回了一句:“我信杨毅的。在这方面,他是砖家。”
我赶紧打开了对话框,杨毅发来了一大段别人说的话,说是玩游戏里遇到的,这城市的本地人,还是一个三四十的老男人,知道的肯定比我们多。
那老男人说,那博物馆一开始是教堂,然后给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用了,也就大半年的时间,然后就一直荒废着。荒废了很长时间了。他还小的时候,就能看到那些窗子里都长草了,长了很长的草。有些房间的窗子,不管是什么时候看,都是黑乎乎的。就算是现在去看,那些窗户都是黑的,被当做博物馆之后,也有几个房间一直的关着的。
就前几年,重修了一下,整理出来当博物馆的。那小楼跟斜对面的胡志明的故居是相辉映的,一样的这种纪念性质的建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