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卷 第585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5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 (第2/3页)

个样。

    希武从小就吊儿郎当的,像你!」

    「你从小才吊儿郎当呢,我燕大毕业的,你什么学历?」

    陶玉成词穷,完胜的陶玉墨得意起来。

    看着兄妹俩逗闷子,林朝阳乐了好一会儿,然后又上楼敲响了吴组家的门人吧,岁数越大越爱热闹,刚才林朝阳带着孩子回来,吴组在楼上听了陶家半天的热闹,见林朝阳来了,他笑的像个顽童。

    「抽烟!」

    林朝阳主动散烟,吴组摆了摆手,没有去接。

    「没想到啊,烟都戒了?真有毅力—」

    还没等林朝阳夸完,只见吴组掏出了一只烟斗,悠然的给自己点上。

    林朝阳:

    「您老这属于变本加厉啊!」

    「黄土都埋到眉毛了,还差这点烟?」吴组吐出一口烟圈,神色之间仿佛看破了红尘。

    要不是当年老同志抽口粮烟时的窘迫依稀还在眼前,林朝阳差点就信了他这派高人风范。

    「行,您老现在也是抖起来了。」

    两人是忘年交,聊起天来无拘无束。

    吴组退休多年,前些年还会讲讲课,这几年年纪大了,就不再讲课了。

    不过今年燕大成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想让他写一部《吴批红楼》收录到中心所编的《国学研究丛刊》中出版,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着这本书的事。

    说笑了一阵,林朝阳下楼叫上两个孩子准备离开,不忘叮嘱陶家人明天去小六部口胡同过年。

    赶在三十上午,陶玉书总算是回到了燕京,跟家里人过了个团圆年。

    只是吃年夜饭时,陶母心情不佳,原因自然是由于大孙子陶希文人在美国。

    陶父、陶母比林朝阳父母大了几岁,如今已是古稀之年,每到年节,老人最盼的就是团圆,谁不在都挂念。

    「希文在美国就上两年学,很快就会回来的。」陶玉书安慰她。

    春晚刚开始,陶希文又从美国打来了越洋电话。

    外面鞭炮阵阵,尽管电话里的声音听不太清,但这通电话还是让陶父陶母的心情好了起来。

    一家人乐呵呵的看着春晚,几个孩子看得最是认真,大人们则是边看电视边聊天。

    大家一年里聚在一起的时间就这几天,总是有说不完的话。

    陶希武很关心陶玉书经营的星空卫视,他在香江的时候最喜欢看星空卫视的综艺节目,比内地的电视有意思多了。

    听说星空卫视今年转播央视的春晚,陶希武稀奇的问:「那香江都能看到春晚了?」

    「何止是香江,东南亚都能看到。」陶玉墨说。

    星空卫视今年除了针对内地的凤凰台的开播,还新开了多个针对东南亚国家的频道,如电影台(东南亚频道,国语广播)、卡式台(东南亚频道,国语广播)、新闻台(东南亚频道,英语广播)

    听着这话,家里人都感觉有种哭尺天涯的玄妙感觉。

    「大姑,那你的电视台最远能播到哪儿啊?」

    「理论上,是全球都可以看到,但具体还要看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关键是要看当地的政策是否允许我们落地。」

    陶希武畅想着说道:「那再过几年,欧洲人、美国人是不是也能看到你的电视台了?」

    陶玉书哈哈笑了起来,「这个不太可能,那样做成本太高了——

    她接着又给陶希武解释了电视台的运作模式、东西方意识形态差别和地缘政治影响,听得陶希武晕晕乎乎的。

    「弄个电视台也太麻烦了,不如拍电影简单。」

    陶玉墨笑骂道:「傻小子,你大姑这电视台以后价值百亿,再麻烦也值得!」

    陶玉成的反应一惊一乍,「百亿?一个电视台就一百亿?」

    「这不是我说的,是报纸说的——

    自去年《亚洲偶像》热播以来,星空卫视的收视率和影响力节节攀升,广告费也与日俱增,只一年的时间便已经可以对标香江最大的免费电视台一一无线电视台。

    但作为香江唯一一家卫星电视台,星空卫视的潜力远不止如此。

    今年星空卫视陆续在东南亚国家落地,覆盖观众群体呈几何数字上升,意味着电视台的影响力和广告费也必然相应提升。

    前段时间《亚洲偶像》第二季播出,延续了去年的火爆,如《信报》《香江政经周刊》等财经媒体不约而同的都发表了一些讨论星空卫视发展前景的文章。

    这些媒体普遍认为,以星空卫视所表现出的强势内容输出能力,扭亏为盈只是短期内的时间问题。

    《信报》看好星空卫视3年之内广告营收破20亿港元,5年破30亿港元。

    未来星空卫视如果能够打通东亚、东南亚、南亚等各个国家的落地,覆盖收视群体将超过20亿。

    一旦林氏影业和明报企业打算对电视台进行资本化运作,进行拆分上市,市值恐怕将轻松突破百亿港元市值,而且这个数字还是保守估计。

    家里人听着陶玉墨的介绍,喷喷称奇,没想到电视台竟然是这么大的生意,

    这跟大家印象里国内这些电视台可完全不一样。

    大年夜就在春晚与说笑之中过去,次日一早,一家人在鞭炮声中起床互相拜年。

    孩子们最是积极,陶希武收压岁钱收的脸都笑开了花,却被母亲赵丽拦腰一刀斩到脚踝,只留下了100块钱。

    「妈给你赞着,等你以后上大学留着用。」赵丽的大饼画得很娴熟。

    吃完早饭,有人在家等着别人上门拜年,有人出门给别人拜年。

    这两年林二春在燕京混开了,过年还有人上门拜年的。反倒是陶父退休多年,门庭越来越清净了。

    等到下午,林朝阳张罗着请大家去看电影。

    今天是大年初一,也是《赤壁大战》上映的日子。

    首都电影院就在长安街上,也不算远,一大家子人腿儿往电影院走去。

    路过公交车,看着车身上的电影宣传海报,陶玉成惊叹着问:「玉书,我这几天净在外面看《赤壁大战》的海报了,还有报纸、杂志上也有一堆,这得花多少钱啊?」

    「1000万。」

    陶玉成咋舌,他还是第一次见电影上映搞这么大的阵仗、花这么多钱的,这得多少票房才能回本啊?

    面对他的这个问题,陶玉书没有深聊,只说:「我们又不是只在内地上映,

    还有海外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