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三线皆败 (第2/3页)
,这仗也就能赢了。”
袁慰亭摇摇头“事情哪有这么容易……我的部队,我的部队为什么变成这样?从小站练兵到现在,我在这些部队身上,下了那么大的心血,到头来,他们却是用这种方式来回报我。全无心肝,全无心肝!”
他一连骂了几声,情绪有些亢奋,沈金英连忙安抚着“不要紧的,你别着急。这天你看看,在屋里待着还那么热,何况是外头?听说四川的气候比这边更热,当兵的光是挨晒就受不了,又怎么打仗?等等,等到天凉快了,咱们就该赢了。”
“糊涂!等到天凉快,要花多少兵费?我们,又怎么拿的出那么多的款子?”袁慰亭气喘吁吁道:“速战速决,必须速战速决!不行,我得换将。前敌总指挥,必须换人。咱们宫里用女官,怎么不见山东人?他在山东办女学,很是培养了一些女性人才,怎么宫里见不到?我不是让山东选拔才德出众的女子,进京任职么,他那里没派人?”
沈金英连忙笑道:“快别提了,这冠侯也是胡闹。给陛下选女官,最后搞成给自己选女人,闹出不少风波来。内宅里打的比咱皇宫热闹多了,这事……也就耽误了。”
“原来是这样……,他看上哪个女人,就让他娶了就是。你亲自发一份电报给苏氏,就说是我的意思,让她以大局为重。不管是什么女人,哪怕是名门闺秀,大员千金,都一律赐婚!成婚之后立刻动兵,到四川做前敌总指挥。我封他……做西南五省之主!”
袁慰亭的声音变的高了,似乎是下了最大的决心。“山东被冠侯管理的很好,但是现在的山东,已经发展到了极限,任他再有本事,也不会让山东变的更好。与其这样,不如让他去另一省开府,给国家建造第二个,第三个山东。像山东这样的省份越多,我国力越强,于国家民族,都大有裨益。寒云的性子,一如前朝曹子健,乐于诗书,懒于理政。这样的人,不适合为君,我即使把国家交给他,他也没有力量掌控。所以按我想来,不如给他安排一省就藩,做一个逍遥王爷。吃喝不愁,也顺他的心意。山东物富民丰,不需要能吏,只需要守成,让寒云就藩于山东,于他是最好的结局。至于冠侯,西南五省都给他,让他做国家的西南王,日后长江以南以他为主,与我一字并肩,这下,他总该满意了。”
袁慰亭这个安排,甚是巧妙。如果他安排其他人到山东的位置上,沈金英一定会站出来,为赵冠侯力争。可是现在把山东帅位许给袁寒云,等于是用她的儿子挤走她的兄弟。两下权衡,却是儿子重于兄弟,沈金英也没有话可说。
扶桑入侵山东时,赵冠侯公开拒绝兵工厂搬迁的命令,实际上,已经让袁慰亭颇为不满。山东会战之后,赵冠侯的声望,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竟是大总统的声望不如部下。再结合山东的军事及经济实力,袁慰亭不能不担心,万一赵冠侯有意大位,自己又能否制他。
基于传统的忠义思想,他不认为赵冠侯会真的叛乱,但是到了自己的儿子继位后,他会采取什么态度几很难说。
是以,对于山东,早就想有所动作。但不管是基于沈金英的关系,两家一直以来的友好合作,还是社会的舆论风气,他都无法对赵冠侯采取事实上的行动。这次西南用武不顺,让袁慰亭终于下了决心,以牺牲一部分皇帝威权为代价,说服山东出阵。
将赵冠侯调离山东,切断其与根基的联系,在西南开府成功,起码也是十年以上的时间。那段时间内,自己的儿子,应该足以训练出一支强兵,压服各省督军,即使赵冠侯,也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自己为儿子,拔去的最大一根刺。
“你给他发一份密电,把我的意思说明白。泰西人反复无常,明明在报纸上答应支持我称帝,可是转过来,却不许我们的部队借道攻云南。分明就是欺我们软弱,只有冠侯这种强将,且熟悉外交的人去,才能不被洋人欺负。再者,现在泰西爆发大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