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战场见故人 (第2/3页)
里的小鬼多到你数不过来。”
“那这些小鬼也不至于在老蒋这个阎王眼皮底下搞小动作吧?”
王一不答,只是思考了片刻,就说道:“这样,老刘你走一趟,跟那两位说,如果他们想最快速度补充一批优质的兵源,拿到军备,再次上场杀敌,就来我们这边走一趟,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哦~妙啊,合着你在这等着呢,好说好说,我这就去。”
突然明白过来王一的办法是什么之后,刘谓也是朗笑出声,直接从楼上一跃而下,施展自己的身法悄然离去。
这手段倒是把场上唯一一个普通人的李强看的哭笑不得。
“你说你们两个就不能照顾下我这个凡夫俗子?高来高去的有意思吗?”
“好啦好啦,您身娇肉贵,我陪你坐电梯下去啊~”
三人匆忙而聚,又匆忙而散。
但战事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或者有所回转。
就如王一说的那样,老蒋这个‘军事家’搞这一套阵前督军除了添乱之外,没有任何正向作用。
因为老蒋担任第三战区总司令的消息不仅国军这边人知道,日本人也知道了。
你一个国府最高长官跑来这里装大尾巴狼,我们不把你揪出来炸了都对不起你这一趟过来。
而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空袭的次数变多了。
日军的飞机天天都在淞沪战场上空转悠,对于一切可以藏人的掩体就是一通乱炸。
毕竟现在王一不下场了,他们也不用担心天上多出来个人把他们打下去,自然是放开了炸。
结果就是苦了这些奔赴到淞沪战场的国军将士了,最高长官在这里坐镇督军,真要是让最高长官死在了这里,就算他们不死在战场上,也得被送去军事法庭,或者被内部倾轧致死。
地方军也好,主力军也罢,都往淞沪战场这里扎,参战的部队越来越多。
但多不意味着就能改变局势,相反,参战的部队越多,人数越多,就越需要一个从上至下,条理清晰的指挥体系。
知道自己该在哪里阻击日军,该在哪里反击,要打哪里。
奈何这样一个从上至下,条理清晰的指挥体系,从抗战爆发到结束,到新中国建立,国府败走小岛,国府都没有整出来。
可国府整不出来,不代表日军这边没有。
你们国府军队拿着过时的军令跟个无头苍蝇一样乱跑乱撞,我们大日本皇军可不客气,撞进我们包围圈就直接飞机舰炮狂轰,再上陆军火力压制,近身搏杀。
可怜这些一心保家卫国的国府军队,中央主力部队还好说,到底算是嫡系,一人一枪的基本火力配置还是有,哪怕真有遭遇战,也能凭着一腔血勇,运用战法,近身搏杀从日军身上咬下一块肉。
而那些赶来的地方军,很多连一人一枪这样的配置都没有,只能拿着大刀片,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开路,直到倒在冲锋的路上,成了一具尸骨。
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淞沪会战才算是进入了中日双方的白热化阶段。
双方都往这个血肉战场里投入了大量部队和兵力,奈何一方指挥体系混乱,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一方指挥体系清晰透明,火力装备优势,单兵技战术拔尖。
国府军队明明作为主动发起进攻且兵力数量数倍于日军方面的一方,结果一个战略目标都没达成,硬生生被打成了防守。
战场局势的糜烂,压根就不是王一这个陆地神仙,加上几支异人小部队能够改变的。
从9月21号老蒋暂时担任第三战区司令官开始到30号九月最后一天的时间里,不断有主力部队被打残,甚至打没了编制,然后被另一支主力部队顶上,接着被打残,打崩。
直到这时候,刘谓才彻底明白为什么王一从一开始就不看好老蒋过来督军这一操作。
因为他作为公共租界内收容中日双方伤兵的临时中立第三方医院,凭借着这个背景,可以带人自由出入战场,将伤兵从战场上带下来。
即便是日军也忌惮四通公司的美国背景,不敢贸然对刘谓他们打黑枪。
可正是如此,刘谓才更火大,之前上去战场一趟,怎样都能带下来几十个,上百个国军伤兵回到医院交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