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惊艳 (第2/3页)
“不愁卖是之后的时日,未曾发售前谁能想到?第一日清早,二位姑娘影响下,清欢小居就去支持了一百本,无论如何,方某承情了。”
师文君此句分明是问句,却看向方临,清眸中流溢的欣赏不言而喻——相较谷玉燕的婉转动人,她身上更有一种大女主的气质,清冷独立之余,又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
“是呀,真要说来,是我们该感谢方公子才对。那两日一书难求,客人来了我们这儿,寻了姑娘也不清谈,只是要来一本《三国演义》低头看书,实是咄咄怪事。”谷玉燕也是道。
随后,又是一番相谈,二女皆是发现:方临因《三国演义》年少成名,名满天下,却并无少年人的一丝轻狂,对二人态度一如从前,那是一种发自内心、伪装不出的尊重。
——这一点蒲知府也发现了,只是以为因为身份地位原因,在自己面前隐藏了,其实就算少年意气,他也能包容的。此时,面对她们,既不图美色,也没什么好隐瞒,这就是本心认为没什么值得炫耀了。
方临看过二女一眼,就收回目光,表达谢意:“《三国演义》发售当日,清欢小居采购一百本,想来多赖二位姑娘之功,此来谢过了。”
谷玉燕、师文君自然能看出,方临并非谦辞,乃是真正虚心心态,尤其是一句‘只有时代中的方临,并无方临的时代’,让她们各有震动。
“方公子客气。《三国演义》名满天下,作为此书作者,方公子也必将载入青史。许多后世看去惊天动地的大事,当时看来,也只是寻常,我等身处历史之中,何其得幸能亲眼见证此般时刻。”谷玉燕声音婉转动人,字字清晰却又有着一种咏叹意味,听之令人深思。
方临也没久坐,表达谢意后,浅谈盏茶功夫,婉拒二女相留,告辞离去。
谷玉燕、师文君将方临送出门外。
望着方临离去的背影,谷玉燕叹息:“和方公子交谈,如闻仙乐耳暂明,令人心旷神怡,相比其他男子就是污浊烂泥,臭不可闻了。”
“你此言稍有偏激,却也未尝没有道理。方公子年少成名,身上却既没有一些少年人的轻狂肆意,也没有一些久入官场之人的阴沉压抑、城府心机,相处起来的确令人舒服。才学、品行,皆是无可指摘,确为良人,只可惜……”
师文君螓首微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遇到太过惊艳的人也非好事,此生,恐怕都再难入眼第二人了。”
……
这日傍晚,方临带着田萱回去西巷胡同,街坊邻居见了,个个热情,这般热情,不是对富商大贾那种当面讨好、背后暗骂,而是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