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佛祖怎么不选你? (第2/3页)
都不肯说,但他的影子未必会那么守口如瓶。
李修常一顿旁敲侧击,还真从二人嘴里打听到一些消息。
首先两人跟了佛祖很多年,都是在佛教创建初期就跟着佛祖,可以追溯到百万年前,因此见证了许多历史。
他们两个影子,最早是跟着影子佛祖,但后来影子佛祖与本体互换,两人也都是知道的。
起初对于这个本体佛祖,两人十分警惕和排斥,因为清楚双方的身份和立场差异。
但影子佛祖离去前,曾叮嘱他二人一定要将本体佛祖与他一视同仁。
而且常年接触之后,二人也发现,本体佛祖对他们也并无异样,真的是当做亲传弟子一样对待,毫无保留。
这让释天与释地二人逐渐消除心中结缔,彻底接纳佛祖,将其当做自己真正的师长。
李修常自然联想到第七层世界上的影子佛祖,以及释天释地的本体,同样的事情应该也在这三人身上上演。
所以释天和释地两人明知那是影子佛祖,却依然对其言听计从。
当初佛祖与影子互换,便是为了在佛道上再做突破,能不被自身立场左右,挣脱自身身份的束缚,对影子和本体做到一视同仁,这大概就是佛祖想追求的境界。
佛祖有没有做到,李修常也不清楚。
但显然这曾经被佛祖视作佛道再度突破的契机,只不过如今都已放弃,佛祖最终还是选择涅槃,舍弃了佛道。
释天和释地两人还透露了一条隐秘信息,是关于净土国的。
据说本体佛祖来到阴影世界,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这净土国而来。
净土国是由通天仙树的果实开辟出的世界,佛祖曾打算将佛道本源转移到净土国之中,只不过出于各方面的考虑,终究还是放弃了。
听闻这消息,李修常结合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倒是有了一些新的猜测。
将大道本源扎根本源世界虽然稳妥,有许多好处,但是似乎也锁死了大道的上限。
儒圣以自身承载儒道,就是不愿儒道的发展受到制约,不过他这条路也有很多弊端,并非完美的选择。
佛祖没有走这条路,但显然也在寻求解决的方法。
将佛道本源转移到净土界这样一个半独立的世界,似乎是不错的选择,就好比李修常将平等道本源扎根第二丹田世界,确实有许多好处。
只不过仙荫界的通天仙树崩塌,通天仙树的果实无法成长,只能开辟出一个不大的净土界。
这样的净土界,显然是无力支撑佛道本源的。
所以佛祖才将主意打到阴影世界的净土国上,这是个吸收了通天仙树的养分而成长的世界,比起净土界大了许多倍,比起李修常的第二丹田世界都大的多的多,具备承载佛道本源的条件。
所以佛祖来阴影世界,所为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寻求佛道突破,二是想将净土国收为己用,用来承载佛道本源。
但这两件事最终都没有成功。
佛道没有突破,佛道本源也没有转移。
大道本源一旦扎根,就没有转移的可能,起码李修常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先例。
佛祖就算有手段能做到,一定也要承担不小的风险。
可能最终权衡利弊之后还是放弃了。
“两位大师,可否听说过佛祖与儒圣的关系?”李修常继续打探道。
释地有些迟疑道:“两人似乎是师兄弟,但只是在你们那个世界,在我们阴影世界就未必了。”
李修常点头,阴影世界的影子儒圣和影子佛祖,修为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不需要师傅教导,两人自然也不存在师兄弟的关系。
“那你们知道他们的师父是谁吗?”李修常又问道。
释天和释地齐齐摇头:“许多事我们都是听佛祖主动提及才了解,佛祖不说,我们自然不知。”
李修常其实心中隐隐有些猜测,早前他就怀疑两人的师父会不会是三大道祖中的某位。
而之前算卦,得知通天仙树的果实是被悯众道祖摘走,最后又落在了佛祖手上,这让他更倾向于相信两人是悯众道祖的弟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