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街头偶遇幼青梅(下) (第2/3页)
可惜当时做手术的女大夫是个刚学会操作不久的二把刀,结果是血管瘤切除了,但却留下一个类椭圆形的疤痕,从此成为了他身上的一个特殊标记。
八十年代的老百姓还不懂得这种失误属于医疗事故是可以索赔的,所以就不了了之,一家人也没有再去医院找人家大夫理论。
卢晓清跟他一直是小学同学,自然是知道他有这个疤痕的,因此才能通过它辨认出了耿志扬。
耿志扬伸手摸了摸自己耳朵后面的伤疤笑道:“你真聪明,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哎,对了!”卢晓清颇为关心道:“你现在哪里高就啊?”
“什么高就啊?”耿志扬放下手苦笑道:“今年大学毕业后分到了氮肥厂,现在借调到技改小组跟着我们总工搞技改。”
“氮肥厂?”卢晓清忽地眼睛一亮,狡黠一笑道:“我听说你不是考上大学了吗?怎么会去了那儿?”
“我在大学学的是化学工程,所以只能分到化工厂。”听卢晓清说话的语气,耿志扬以为她看不起氮肥厂,赶忙解释道:“氮肥厂虽然现在效益不怎么样,但是我们正在进行技改,将来肯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卢晓清会心一笑道:“是吗?看来你对自己的厂子挺有信心的。”
“嗯,算是吧。”耿志扬试探道:“好不容易碰上了,你能不能给我留个电话,以后有事了好联系?”
“好啊!”卢晓清倒不矫情,伸手从随身携带的坤包里找出笔和一个小本子来,刷刷刷写了一气后撕下那页来递给了耿志扬:“这是我家和单位的电话,最下面是的我呼机号。我的是汉显呼机,你可以打128然后给我留言的。”
1993年的时候,能留言的中文汉显传呼机还是个贵重的稀罕物,一台少说也得千元以上。卢晓清买得起,说明她的经济状况确实像同学们传闻的那般很是不错。
耿志扬看着纸条上似曾熟识的娟秀字迹,颇为感慨道:“你的字还是写得这么好看!我还保存着上小学时你帮我写名字的作业本封面呢,没想到十年后又能看到你的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