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耿主任又提出新思路 (第2/3页)
的平均值计算的。”袁汉杰道:“市场不可能一直低迷,天热的时候咱们一吨酸最高能挣到三百多呢。这么一平均的话,全年按照三百块钱来估算收入应该是可以的。”
高崇山叹息道:“就算是一吨酸能挣到三百,咱也拿不出新项目需要的两千多万来呀。除非一吨酸的净利润上涨到四百甚至更多才行呢。”
硝酸类产品,不管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是廉价的基础类化工产品,因此每吨酸能挣到三百元利润已经是不错的效益了。若想挣到四百甚至更多,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尽管耿志扬很清楚十几年后会有一场前所未有的硝酸盛宴等着生产企业疯狂地发上一笔超级大财,但距离的时间太过久远,无法解决目前厂子面临的困境。
他灵机一动道:“各位领导,现在是市场经济,上级鼓励咱们采用多种投资方式把企业做大做强。我们不如搞一个股份制公司来专门运作十二万吨浓硝酸项目。这样的话,咱们急需的钱有了,利润的大头也能留在厂里。”
股份制公司?袁汉杰等人听罢不禁面面相觑。卢洪涛在市化工厂时已经搞过股份制改革,而且化工厂改制后还组建了多个二级子公司,因此对这种手法并不陌生。
好半天后,智文阁才问道:“耿主任,你说的这个股份制公司怎么来弄呢?”
耿志扬耐心解释道:“就是以咱们厂为主体,再吸收其他方面的投资,共同组建一个股份制公司,然后来运作浓硝酸项目。当然了,股份制公司只是个形式,实际上管理机构还是依托咱们厂,成立公司就是为了方便筹集资金。”
“有这么干的吗?”李祖丰纪律弦拉的紧,生怕触及违纪问题,很是关心道:“上级允许这么干吗?”
卢洪涛道:“李书记,这个不用担心的,很多厂为了上项目都是这么操作的。比如我以前在的化工厂,它的三期扩建项目就是这么运作的。”
他继续说道:“我看咱们可以考虑采用耿主任提出的办法。不过成立股份公司不难,难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