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七十三章 再临洛阳,智慧宫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三章 再临洛阳,智慧宫中 (第3/3页)

    以激励这些外国人在大唐扎根,彻底为大唐效力。

    阿费夫等学者动容,他们只是外来人,从未奢求过大唐的爵位、官职。

    但有大唐皇帝亲口承诺,他们不得不信。

    手舞足蹈,激动溢于言表。

    大唐作为最文明的国家,有英武的天可汗统治。

    看洛阳的布局和繁华,人人都想永居于此。

    对一些波斯人来说,本来已被大食统治。是天可汗将他们解救出来,还能自称波斯。

    一个个卯足劲,希望能创造出利国利民的东西,让天可汗看到他们的价值。

    李瑄在洛阳城陪伴妻女数日后,在临走前的一天,召所有智慧宫的成员,到智慧宫听从他的演讲。

    现智慧宫的祭酒为声名赫赫的文人萧颖士。

    他在开元时期进士及第,起起落落,一直推后进为己任,被称为“萧夫子”。

    李瑄之前请李白为智慧宫祭酒,但李白对这种以译书、数学、经文、发明、哲学思想为主的智慧宫不感兴趣。

    所以李瑄令萧颖士为祭酒。

    虽然是从一品官职,但没有多大权力。

    许多人认为智慧宫祭酒,连侍郎都比不上。

    智慧宫中,大唐与外国学者加起来共一千三百余名,包括李瑄随行的官吏,坐得满满登登。

    智慧宫的主殿布局是李瑄设计的。

    如后世的大会堂一样,能坐一千多人。

    更方便去交流。

    “拜见至尊……”

    李瑄和萧颖士进入智慧宫的主殿后,所有人起身拜见。

    来大唐的外国学者,个个聪慧。

    他们出发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汉族,现大部分都能掌握一定汉语。

    即便听不懂李瑄的话也不要紧,会议过后,会有人告诉他们。

    李瑄抬手,所有学者重新落座。

    李瑄的地位,大诗人、大词人、大文学家、大发明家的身份,注定李瑄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奉为圭臬。

    唐人看李瑄时,眼中含光。毫不掩饰对李瑄的崇敬。

    外国人眼中,李瑄是传说中的神灵。

    “朕今日想问诸位一个问题。有谁考虑过,我们所居住的世界,我们脚下踩的大地,是什么样的形状?是方,是圆,亦或者其他形状?”

    李瑄立于中央,抛出这个问题。

    有的东西,如果没有他的引导,很难在短时间内出现。

    他也不想有那么多称号。但他既来之,就必须将脑海中有限的知识留下。

    一石激起千层浪。

    至尊为什么会问出这句话呢?

    这句话,恰恰将学者们问住。

    他们一直活跃在这世界,却无法得知天地的方圆。

    “智慧宫中,我也是学生。诸位可畅所欲言。”

    李瑄笑了笑,让诸位尽管说。

    事实上,在大航海开启前,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世界是圆的。

    有的知识一些人的推测、猜测,以及后人的捏造。

    待人到达星空,才能真正看到世界是圆的。

    包括李瑄现在的言行,在大航海前,也只能算推测。

    “回至尊,大地广袤无垠,四野平坦,天理应为方,方能与地之方正契合,仿若榫卯相扣,构建乾坤秩序。”

    一名汉家学者,用天地皆方的猜测,想证明天地皆方。

    “古人有过记载,以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循环往复,猜测天是圆的。”

    又一名学者认为天地是圆的,有理有据。

    二人话语一出,学者们围绕方圆,争论起来。

    “诸位以为,这天地真就广袤无尽吗?有史以来,也仅仅有罗马这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与我大唐接触。”

    “若信方圆,该有天边,为何不曾有人达到?”

    在学者们争论不下之时,李瑄说出自己的意见。

    华夏人常说的“天涯海角”和“远在天边”,但都是文人的想象,没有人去过。

    中原自诩中央之国,以华夏为中心,四方为戎狄蛮夷。

    可想过戎狄蛮夷以外为何?

    众学者不解其意,但都如学生一样,认真听着李瑄发言。

    “有道是实践出真知。如果是方圆,就到达天边。如果世界是球体,从东出海,还回会到原点……”

    李瑄向学者说这番话,意味着大航海,将要开启……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