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乾元十载的约定,准备西征 (第2/3页)
增加营养。
由于“崔汉衡出使罗马”,一度在《大唐月报》上大宣特宣,使天下士庶都知晓这件重大历史事件。
所以,无数人期待崔汉衡将新物种带回大唐。
也有人对罗马产生好奇,想放眼去看罗马世界。
是以,在朱雀大街上,长安百姓对崔汉衡、杜环等归来,表示隆重欢迎。
崔汉衡、杜环等,也感叹于大唐的变化。
崭新洁净的水泥路,旁边的姹紫嫣红,直到冬天,才会凋零。
西方称长安为“盛开鲜花的城市”,实至名归。
君士坦丁堡这座战略要塞,和长安相比,都远远逊色。
这些变化,都要归功于李瑄超脱寻常的眼光。
李瑄的策令,一旦下达,各部各属,无条件执行。
因为李瑄的策令一定是对的。
那些反对李瑄者,已经被人们所遗忘。
就这样,在百姓的热烈欢迎中,崔汉衡、杜环等人沐浴更衣,到达花萼相辉楼,进行一场隆重的宴饮。
期间,崔汉衡向李瑄进献西兰花、生菜、欧楂、绿豆、包菜、菊苣、荷兰豆、燕麦等可食用的农作物,并带来更好品种的农作物,以及一些树木、花卉种子。
物种的大流通,使国家的农作物更加丰实。
现就等待有人去发现那边新大陆,将新大陆上更有价值的物种,带回大唐,为工业的变革,打下基础。
另有罗马、古罗马典籍,文籍,疑似史料的书籍四百三十七卷。
民间传说、故事,八十九卷。
宗教书籍二十七卷。
涉及到科学、工艺技术、农业、冶铁技术、数学的书籍,二百四十八卷。
另外崔汉衡和杜环还向法兰克王国、保加利亚汗国的商人购买书籍三百八十卷。
其间还有记载不列颠诸岛上,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历史。
他们信奉战神,对罗马的宗教非常抵触。
这些记录虽然有些语焉不详,也有胡编乱造的成分,但可以作为辅助研究。
特别是涉及到科学、农业、数学等技术的书籍,对大唐来说,是毫无疑问的瑰宝。
崔汉衡是用神臂弩的技术换来的,才使这些书籍成功从罗马带出去。
君士坦丁五世对强大的神臂弩垂涎三尺,认为他只要有这些,可以让保加利亚蛮子付出代价,洗刷罗马的耻辱。
这也是李瑄曾授意过的。
神臂弩并非神器,只在宋代叱咤一时。
火炮的出现,对神臂弩是降维打击。
现在大唐在全力发展火炮、火枪。
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罗马帝国拥有神臂弩,并不能对大唐造成威胁。
大唐即便当今强盛,万国来朝。
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国外的技术,有许多是可以借鉴的。
李瑄非万能,可让大唐少走许多弯路。
这些书籍,会被抄录一遍,然后放入智慧宫中,供学者去研究。
一日尽欢,宴会散去。
李瑄让崔汉衡等在长安休息一日后,在甘露殿召崔汉衡。
“拜见至尊!”
崔汉衡换上新官袍,向李瑄拜道。
“崔学士请坐。”
李瑄使崔汉衡看坐,并令宫女准备茶水。
“谢至尊!”
崔汉衡再谢。
“此行罗马,感觉如何?”
李瑄开门见山地向崔汉衡询问。
“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古罗马时代的荣光。他们的历史非常有意思。臣且认为,一旦罗马帝国击败保加利亚人和大食人,再次强大,并非不可能。”
崔汉衡客观地向李瑄回答道。
罗马人,一改崔汉衡对“四方皆蛮夷”的固有印象。
古罗马帝国的成功,使今罗马帝国的贵族,无不怀念往昔的荣光。
君士坦丁五世虽看着一副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的样子,但内心如虎,想借大唐的势,灭掉大食。得到大食的富庶领土,从而全力对抗悬挂在头上的保加利亚蛮子。
“我与你所见略同。”
李瑄明白,现罗马帝国,会有一次大复兴。
那是在大食帝国衰落的时候。
不过历史已经面目全非。
如果君士坦丁五世能完成心里的布局,他在历史上必可称之为“大帝”。
“罗马虽有潜力,但至尊为天可汗,天下共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