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
第四百九十章 巴格达,哈里发的决心 (第1/3页)
在前往西域的路上,李瑄顺便巡视甘肃行省诸郡、河西走廊。
一路至敦煌。
现如今,两京古道,崤函古道,正在如火如荼地铺设水泥路。
那是大唐第一条水泥路。
在大唐水泥、沙石的产量逐渐暴增后,李瑄想要修通从长安到敦煌的水泥路。
使大唐更有力量去掌控西域。
于乾元十载三月,李瑄一路巡视,到达他阔别已久的敦煌。
现如今,敦煌已经发展成一座绿洲上的明珠。
其规模程度,超过天宝年间的凉州城。
敦煌屹立塞上,作为出玉门关、阳关的要道,商贸繁华。
特别是从乾元元载开始,人口迁徙、少数民族定居等等,都促进了敦煌城的繁荣。
李瑄令飞龙禁军、龙武军、羽林军等,在敦煌城休整半个月,再继续行进。
出敦煌以后,道路已经异常明确。
十年时间,马贼劫商道的事故屈指可数。
敦煌都督府一直负责剿灭玉门关外的马贼,覆灭多个部落。
特别是近三年时期,再未听说过马贼劫商道的事情。
不论来自天南地北,在丝绸之路上都得规规矩矩。
朝廷利用俘虏,在玉门关到西州、北庭,阳关到龟兹的道路上,每隔三十里,就有一个驿站,一个仓库,一个草料场,一个茶楼酒肆。
并尝试在沙漠化并不严重的当下,种植树木。
在这个时代,丝绸之路上,到处都是绿洲,也有河流湖泊。
只是一些绿洲面积太小。
汉代之时,西域丝绸之路南道,盛极一时。
李瑄准备恢复丝路南道,并在赤河至蒲昌海(今罗布泊)的入河口,修建楼兰镇,成为中转的另一个咽喉。
同时,便于控制阿尔金山脉北的地区(今若羌)。
西域太庞大,时至今日,依旧有小股部落,不服王化。
虽然他们翻不起风浪,但大唐还需多加防备。
李瑄于敦煌驻扎的时候,大食帝国已经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
因为自一年前,大唐的精锐禁军就已经到达葱岭都护府的萨末鞬城。
更多的安西、葱岭、北庭、敦煌军队在源源不断地顺着葱岭古道、千泉古道进入河中。
还有葛逻禄诸部、回纥诸部、西域三十六国、突骑施诸部,以及五千吐蕃兵马在接到李瑄的天可汗之令后,将精锐勇士向西汇聚。
经过一年多的储备,粮食物资,在西域军营堆积如山。
以往络绎不绝的商人,几乎全部变成兵马和运输后勤的人员。
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在河中保密长久。
吐火罗诸国中,还有信奉大食教的人,大食帝国的探子无法渗透过玉门关,但在鱼龙混杂的西域,想打听消息易如反掌。
更别说还有如筛子一样的波斯了。
大唐令波斯王罗密旬和波斯宰相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在行军沿途,储备粮食。
大唐可会从河中、西域,将用钱财和籴的粮食运送至木鹿城。
李瑄还要求哈立德·伊本·巴尔马克尽可能多得组织民夫,维持粮道。
波斯王国现有的八万兵马,只有精锐跟随大唐作战,其余皆运输粮食。
有参谋将领向李瑄上奏,要将大唐的粮食运输到里海以南,战场的最前线。
李瑄没有同意。
劳师远征,以稳定为主。
波斯王国的情况,李瑄不太相信。
木鹿城紧邻葱岭都护府,大唐能轻易掌控。
再远的地方,恐鞭长莫及。
若将一年多来运输的粮草往里海运输,一旦出现变数,就会使此次西征功亏一篑。
李瑄不介意多耗费一些时间,务必要将战机牢牢地攥在手心。
李瑄把此次西征,当成一次万里投送的“后勤之战”。
他从来未想过,两军交锋,大唐会一败涂地。
只要后勤无忧,凭借兵坚、甲足、弩利;凭借骁勇善战的铁骑、轻骑;凭借神机营的火器。大唐可以轻易地在两军对垒时,击溃敌军。
而且将粮食暂储于木鹿城,何尝不是李瑄的计谋呢?
锦衣卫金龙司在波斯王国发展不少波斯人内线,使李瑄对波斯王国的局势了如指掌。
经过普尚、罗密旬父子的统治,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xuany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