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巴格达,哈里发的决心 (第3/3页)
言,但更多的是对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的安慰。
他明白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所承受的压力。
也知道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一心为国家,想让国家恢复巅峰,想让大食教传遍天下,度化那些愚昧和残暴。
“哈里发,备战的时候到了,我们的勇士已经脱胎换骨,不会忘记仇恨。我们保卫国家,能战胜任何邪恶的入侵。”
伊布·萨拉姆再次声言鼓舞。
十几年时间,大食帝国有新变化,生机得到一定恢复,百姓对安拉更加虔诚。
伊布·萨拉姆作为虔诚的大食教徒,相信一定能一雪前耻。
“是啊!我们大食人即便再困难,难道比走出沙漠时更困难吗?哈里发们,代代努力,使大食人拥有现在赖以生存的土地。我们还有何颜面,回到沙漠呢?出沙漠时流下的血汗,难道要变成麦加圣殿中的眼泪吗?”
伊布·萨拉姆的一席话,使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眼中重新焕发斗志。
现在虽有挫折,一旦能打退大唐,收复呼罗珊地区,易如反掌。
他作为哈里发,想如奥斯曼一样,为大食人开疆拓土。
“哈里发英明!”
伊布·萨拉姆行一礼节。
大食帝国走到今天,有诸多波折。他们不想失去这一切。
“大埃米尔,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布置?是主动出击,还是坚持防御?”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向一直沉默的大埃米尔询问道。
“我大食帝国即便召集各地总督,加上近卫军、边防军,也仅有十五万余。腹背受敌,战线又相距数千里,很容易失去大计。”
“相比于罗马人,大唐人更凶恶,昔日的天将军,如同雄狮一样,骨子里全是征服的欲望。臣建议,在叙利亚北部建立防线,加固城堡,以拖住君士坦丁五世的进攻步伐。以近卫军主力,各地总督主力,对抗大唐。”
“具体战术,还需仔细商议……”
大埃米尔只是大概说出自己的计划,还未有更细致的头绪。
但大埃米尔的建议,与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不谋而合。
他也觉得君士坦丁五世在李瑄面前不算什么。
上一次,君士坦丁五世趁人之危,御驾亲征,被他亲自击退。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自然看不起手下败将。
可李瑄不同,气吞万里如虎。
战争的重心,应该在东面。
“宰相,这十来年间,我们在波斯王国内,发展信徒。使他们重新信仰大食教,现在能否帮助他们起义?”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想到留在波斯王国的棋子。
须知,呼罗珊地区不止波斯人,还有一部分大食人。
虽有一部分百姓表面上信奉波斯教,实际上内心还是向往大食教的。
“波斯新王罗密旬是一贪图享乐之辈,叛徒巴尔马克也是无能之人。大唐又夺走他们的金矿、银矿。波斯人忍饥挨饿,巴尔马克却还要将粮食卖给唐人。只要派遣勇士号召,必然可以揭竿而起。”
伊布·萨拉姆笃定道。
虽然两国敌对,但大食帝国统治日久,一直可以用大食教对波斯王国施展影响力。
如果没有大唐撑腰,大食帝国早就可以颠覆波斯王国。
现在大唐入侵大食,波斯王国的乱象,或许可以成为以弱胜强的关键。
由此,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冷静下来,仔细思虑。
现在引爆波斯王国的内乱,虽能拖延大唐进攻时间,但不能战略最大化。
如果大唐的远征军进入波斯,波斯人又是否敢以血肉之躯,对抗大唐的铁骑锋刃?
苦思冥想后,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眼神一亮,他结合宰相和大埃米尔的话,想到一个可以试行的计策……
与伊布·萨拉姆和大埃米尔密谋过后。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令一万近卫军在大埃米尔的率领下,前往叙利亚地区北部,以叙利亚重装步兵为主的兵马,近卫军、边防军配合,将近五万,对抗罗马帝国。
随后,他下令埃及总督、阿塞拜疆总督等总督,以及伊拉克地区周围的军队,三万近卫军,听从指挥调动。
与大食与波斯边境的边防军一起,对抗大唐。
艾布·哲尔法尔·阿拔斯又令人宣布教义,动员民夫、妇女,向两地边境,运输粮草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