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进入满清境内,大肆杀戮 (第3/3页)
在大夏境内,满清烧杀抢掠,抢完东西就跑。
因此,他们就能够一点点壮大,一点点蚕食大夏。
而如今,一旦战争发生在满清境内,满清就难以承受这种损失。
于是,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派出使者,要求我大夏朝廷收兵。
而越是让满清着急的,就越证明,这件事情对满清威胁极大,就越是证明,我大夏做对了。
还有一篇文章写道:满清士兵,杀我同胞,辱我妇人,而我大夏官员,反而要我们对满清以德报怨,何其荒谬也?
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满清杀我百姓,我大夏为何不能去杀满清百姓?
难道我们同胞被杀,我大夏就眼睁睁地跟满清讲仁义道德不成?
何其荒谬?何其可笑?
这一期的加刊,上面几篇文章,全方位无死角的剖析了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这件事情。
而无数百姓,听完这几篇文章之后,不由恍然大悟起来。
他们这才明白,原来先前,他们竟是差点被那些坏人给带歪了。
原来竟是这般道理。
对啊,满清如此可恶,他们杀了我大夏这么多百姓。
为什么我大夏就不能杀满清的百姓呢?
为什么我们杀他们百姓,就是罪大恶极了?
这些御史,就只知道弹劾我大夏的功臣。
他们的心,原来是向着满清的。
于是,民间对那些御史,纷纷破口大骂起来。
京城之中,甚至还有百姓自发往这些御史家门口泼粪,堵着他们家门,大骂他们是汉奸、卖国贼。
这些御史,一个个都被骂的抬不起头来。
他们的名声,一下臭大街了。
也幸好,他们本身也并不怎么出名。
而此时,秦相也是被吓出一身冷汗来。
幸好,这一次他不曾出手。
他本来是等着事情闹到不可开交,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他再出来收拾残局的。
如今看来,倒是逃过了一劫。
就这样,永隆帝、寇相等人,还不曾出手,这些御史们,自己便先要撑不住了。
至此,他们也不得不感叹大夏月报的厉害之处。
而就在此时,满清使者团,则是果断求和。
要和大夏签订互不屠杀平民合约。
并且让大夏将兵马撤回来,并且要严惩这支兵马,还要给满清赔偿。
永隆帝听了满清使者团提出的条件之后,不由冷笑了一声。
这些人,未免想的忒多了。
接下来,双方进入到谈判僵持阶段。
大夏方面,每每看似要松口,却很快又咬紧了牙关。
如是几天之后,固伦长公主方才发觉。
大夏怕是故意和他们推诿扯皮,拖延时间。
反正多拖延一天,他们满清方面,就会多一天损失。
急的是他们满清方面,大夏自然是不急的。
若是再这么谈判下去,大夏方面,只怕拖上一月两月功夫也未可知。
想到此处,固伦长公主暗骂了大夏一声阴险狡诈。
然后满清方面,果断放弃了要大夏严惩入侵军队的请求,也放弃了要大夏赔偿他们损失的请求。
只是要和大夏签订互不伤害平民的条约。
永隆帝听了,还有些意味犹尽。
不过既然满清妥协了,他倒也不好继续拖延下去了。
其实相互不伤害平民,看似对满清有利。
然而对大夏,又何尝没有莫大的好处呢?
以往的时候,满清几乎年年都会到边境打草谷。
而只要签订条约之后,满清就不会再到边境打草谷了。
因为只要他们敢撕破条约,大夏同样会派兵报复他们。
其后果,是满清无法承受之重。
而对大夏来说,同样也好处多多。
边境百姓,能够休养生息。
并且能够减少一些防军,只需要在重要城池驻军就足够了。
因此,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很快便是签订了这个合约。
而接下来,固伦长公主又催促永隆帝赶紧下旨,让贾琮赶紧撤军。
永隆帝倒也没怎么推脱,很快便是给贾琮下了旨意。
三日之后,贾琮接到旨意,又派出人手去,在边境大山上,接连放了三天大火。
这时,柳湘莲才接到消息,依依不舍地从满清撤离。
而贾琮也派出大军,陈兵于边境,前来接应柳湘莲和他的三千骑兵。
此时,贾琮还是带着一千火枪队来的,并且还带来了四枚大炮。
哪怕满清敢出兵作战,他也是不怕的。
不几日后,柳湘莲率兵返回,跟随贾琮一起,回到蓟州城去。
而柳湘莲率军,在满清境内,先后屠戮了一个多月。
这一个多月时间,他屠戮了两万余满清百姓。
这个数字,已经是满清总人口的几十分之一了。
并且还给满清留下几千老弱病残。
这一次奇袭,可说彻底打怕了满清,也打疼了满清。
而柳湘莲的骑兵团,全都是白马白袍。
以至于在满清,柳湘莲和白袍军,已经达到可止小儿哭的地步。
而回去之后,贾琮亲自犒赏三军,并且接下来要为柳湘莲和他三千白袍军请功。
而就在此时,吴山和贾环齐齐跑来,要来给军中将士请功。
看到这两人,贾琮不由皱起眉头问道:“你们两个不好好训练,跑我这里做甚?”
吴山不由说道:“将军,末将前来,是为了给贾百户请功的。”
又来请功?
贾琮皱眉问道:“我寻思着,这段时间,除了利刃军团白袍军以外,你们也没打仗啊,他立的是哪门子的功劳?”
吴山笑道:“将军,你有所不知,这一个多月的功夫,满清骑兵不是经常袭扰我边境百姓吗?”
“末将先锋营也奉命驻守边境,而贾百户,则是带领麾下一百士兵,多次巧设埋伏,先后袭杀了一百六十三个清军。”
贾琮听了,不由冷笑道:“你说一次也就罢了,还先后袭杀。”
“难道那些满清士兵都是猪不成?你杀了一次,他们下次蠢的还走这里?”
吴山不由解释道:“将军,并非如此,他们并非在一个地方设伏的。”
“满清总共发动了三路兵马,而这三路兵马,相互之间并没有及时互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