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南安太妃认亲,要探春和亲? (第2/3页)
月功夫的训练,便是普通人,都能够使用火器。”
“而大夏的人口,几十上百倍于我满清。”
“火器的出现,反倒是弱化了我们八旗子弟骑射能力。”
“若大夏和我,都装备了火器之后,我们八旗子弟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在人口远远不如大夏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和他们斗?”
索额图这番话,如同一桶冷水浇到他们所有人头上,众人一下都冷静起来。
的确,火器的出现,对他们来说,并非是一次强化,反而是一次大大的弱化。
他们的长处在于骑射,在于他们过硬的马上骑砍功夫。
然而火器出现之后,他们的强项全都弱化。
而他们人口不足的弱点,则是被无限放大。
明珠脸色苍白地说道:“难道是天要亡我满清不成?为何会如此?”
康麻子看了众人一眼,然后说道:“事情并没有到那般地步,如今要看大夏对火器是否重视了。”
“我相信皇姐既然说出了这件事情,必然也打探到了这个消息了。”
和硕长公主不由笑道:“知我者,皇帝也,不错,我的确是打探到了这个消息。”
“上一次,大夏的秦相,便在大夏朝堂之上,公然要求贾琮交出燧发枪图纸来。”
“只是因为手榴弹泄露的缘故,这件事情便不了了之。”
“而根据我打探来的消息,最终这图纸,还是交到了大夏皇帝手中。”
“不过,这大夏皇帝,并没有大批量生产燧发枪。”
“而是只生产了几千支,在三大营中,装配出一支火器营来。”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满清君臣,不由齐齐大笑不止。
对他们来说,这实在是个利好消息。
因为若是大夏大肆生产火器,并且全军都换装的话。
那么他们在大夏面前,将没有丝毫的还手余地。
明珠不由说道:“幸好,这大夏的皇帝,足够愚蠢。”
“而这,也正是我大清的机会,所谓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此时我们要做的,是一边暗中大量购买西方的武器,并且装备全军,加速训练。”
“等训练完毕之后,必定能够在他们完全反应不过来之前,就席卷整个大夏。”
“不过,这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一定不能让大夏察觉到。”
“甚至于,我们还可以主动和他们交好。”
康麻子听了,也是点头说道:“明珠之言,乃老成谋国之论也!”
索额图听了之后,不由说道:“我们倒是可以求娶大夏的公主,想必他们是不会拒绝的。”
“这样,就更能安抚他们,让他们不至于察觉到我们的动向。”
闻听此言,康麻子略加思索之后便是说道:“如此也好,那便派出使者,去大夏求亲。”
康麻子雄心壮志,自然是不会反对和亲的。
不过区区一个女儿而已。
并且不要说是迎娶大夏的公主了,就是他们满清的公主,也一样会远嫁蒙古等地,和他们和亲。
对皇室而言,公主本就是和亲的工具罢了。
商议完毕之后,满清顿时派出使者,前往大夏去求亲。
……
且说蓟州城中,正在进行府试。
县试,各地县令进行主持便可以了。
而到了府试,就需要知府来主持了。
而蓟州,夏皇并没有派知府来。
因此,贾琮这个节度使,便亲自进行主持府试了。
当然,这也只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只是,却也需要他很早就起床去往考场。
贾琮不由回想起他当初参加府试的日子。
这才几年功夫,如今自己,倒是也当起了主考官来了。
几天功夫,考试很快便是考完。
整个蓟州,参加府试的考生并不多,仅仅只有七十六人而已。
这个数字,和贾琮考试的时候的人数,相去甚远。
因为考生人数少,因此改卷倒也省力许多。
而贾琮为了防止有人才被漏选,甚至在副考官改完卷之后,贾琮还亲自又挨着翻看了一番。
看完之后,贾琮眉头不由微微皱了起来。
不得不说,蓟州的考生,底子实在是太差了些。
贾琮都有些怀疑,这些人是怎么通过县试的。
不过再想想,蓟州才刚刚被收回。
在满清统治之下,这里的百姓,很难获得读书的机会。
因此,考生数量少,底子差,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而县试的时候,每个县的县令,也不可能一个人都不选取。
大约他们也只能在瘸子队里挑将军,挑选出几个好的来低低的选中。
对此,贾琮也是无奈。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短时间内,也难以培养出多少读书人来。
不过,在这些考生中,贾琮倒是难得看到一个底子还算不错的考生。
而这个考生的文章,也受到了众多副考官的青睐。
当即将其点为案首。
若是等下一次院试,他还能脱颖而出的话。
贾琮不介意指点其一二。
只要努力读上两年书,去参加乡试也未必考不中的。
改完考卷之后,贾琮便让人解开糊封。
发现这个考生的名字叫做付利明。
而放榜之后,被选中的考生,前来拜见主考官。
贾琮也见了付利明,这个考生,竟然极为年轻。
询问了一下年庚,竟是比他还小了一岁。
并且这个考生,温文尔雅、温瑞如玉,也颇得贾琮好感。
贾琮倒着实勉励了他一番。
……
且说此时,满清求亲的使者团,已经抵达了京城。
然后,他们提出,他们满清的皇帝,求娶大夏的公主。
绝大多数的封建王朝,都有和亲的习俗。
这里面,大约只有明朝是个例外。
明朝或许没有汉唐那么强大,但是强如汉唐,依然会用公主去和亲。
而大明,则是不和亲,不纳贡,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就因为这一点,贾琮最喜欢的朝代,便是这明朝。
而大夏,却也未能免俗,为了争取和平,依然会选择和亲。
而对满清这一次和亲的要求,大夏方面,很痛快的就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