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二十五章:不听话?直接罢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五章:不听话?直接罢官 (第2/3页)

围内推广新学,石浩只怕也不得不从。

    然而贾琮选了最坏的一条路。

    直接罢免了石浩的官职,这也是和朝廷决裂的一种做法。

    从此,燕云之地,只怕要正式姓贾了。

    这让永隆帝,不由一阵心累。

    人,为何变化如此之快?

    若冠军侯依然能够保持初心,在燕云之地,继续牵制满清。

    而朝廷这边,就能够放心抽出手来,平定三番。

    若如此,大夏必将迎来一个太平盛世!

    而如今,这位冠军侯才刚刚收复燕云之地,便暴露野心。

    这让他如何敢放心撤番?

    永隆帝却是没想过,他先后两次派文武官员过去,实则是他猜忌贾琮在先的。

    若贾琮乖乖不反抗的话,只怕他很快就会被架空。

    然后会被招回京中,其下场,不是一辈子被圈禁在京,便是要被抄家灭门。

    在永隆帝看来,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我防备你是应该的,你却不能反抗。

    可惜的是,贾琮也并非是愚忠之人。

    第二日朝会之上,永隆帝将贾琮的奏折传阅百官。

    众多大臣看过贾琮的奏折之后,顿时群情激愤起来。

    寇相和林如海看了,不由暗自叹了口气。

    他们其实早已料到过这一日了,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罢了。

    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贾琮自然不该如此嚣张跋扈。

    但若是站在琮哥儿的立场来看,他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如此罢了。

    接下来,以秦相为首的保守派,还有原平一脉的武将一系官员,开始疯狂弹劾贾琮。

    他们说贾琮狂悖、猖獗,无君无父,建议将其招入京中治罪。

    还有人弹劾贾琮造反之心,昭然若揭,朝廷应该派钦差将其拿下。

    甚至还有官员,连寇相和林如海都弹劾起来。

    说他们和贾琮亲近,结为朋党,意图谋反。

    此时,永隆帝看向寇相询问道:“寇爱卿,你如何看?”

    寇相不紧不慢上前一步说道:“启禀陛下,老臣以为,冠军侯言之有理。”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领先了满清一步,先他们掌握了火枪火炮,然后,我们便收复了燕云十六州。”

    “而若是满清先我们一步掌握了火枪火炮呢?试问他们会放过我大夏吗?”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况且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若西方新学超出我们太多,只怕将来必将升起侵略我大夏之心,因此,我们不得不早做提防。”

    此时,梅翰林不由出列说道:“寇相不要危言耸听,如今讨论的,是冠军侯不尊圣命,如何惩治他的事情。”

    寇相看了梅翰林一眼,开口问道:“如此说,梅翰林也觉得冠军侯所言有理了?”

    “既然他言之有理,又何来不尊圣命一说?又为何惩治他呢?”

    接下来,朝中百官,又陷入到争吵之中。

    直到永隆帝发怒,才止住现场闹剧。

    其实永隆帝并没有要惩治贾琮的心思。

    主要原因是,便是他果真做此想,也将拿贾琮毫无办法。

    正如削番,难道是他不想吗?

    将贾琮召回京中?

    如今可不是前两年,他自己巴巴的都要回京的时候了。

    若到时候他不回,朝廷就更加下不来台了。

    至于派钦差去幽州拿下贾琮,就更加可笑了。

    这是逼着贾琮造反了。

    若他不听旨意,执意不回,朝廷又该如何做?

    派兵征讨?

    就连满清都被燕云军打的落花流水,如今朝廷大军,会是他的敌手?

    到时候,怕是大夏都要动荡了。

    而如今,贾琮虽然有所不敬,但也不过是割据自保罢了,并没有反心,没得去逼反他做什么?

    至少他占据燕云之地,总比原本落在满清手中强的多吧?

    想到此处,永隆帝不由说道:“冠军侯乃我大夏军神,战功赫赫,谁若再敢摸黑冠军侯,朕定斩不饶!”

    “朕让你们商讨的,是要不要在我大夏全面推广新学的问题,众爱卿不妨一议。”

    闻听此言,文武百官也不由松下一口气来。

    刚才他们弹劾贾琮,不过是表表忠心,摸黑一下贾琮罢了。

    他们心里自然清楚,只要贾琮不造反,朝廷必定是不会也不敢拿他怎么样的。

    别的不说,若果真逼反了冠军侯。

    冠军侯带兵打过来,大夏有哪一支军队能抵挡的住冠军侯的大军?

    而接下来,对于新学,朝中竟是绝大多数官员,都在反对推广新学。

    他们认为新学不过是奇巧淫技罢了,不登大雅之堂。

    甚至就连主战派中,都有一部分官员,反对推广新学。

    这倒不是他们要和贾琮作对,实在是他们难以接受新事物。

    也从心底排斥新事物,这本也是人之常情。

    最终,推广新学的事情,也就此不了了之。

    ……

    且说燕云十六州中,石浩因为反对推广新学,竟是被节度使直接罢免。

    而对此,朝廷没有一点反响,甚至都没继续派遣官员来接任。

    贾琮直接让自己派系的一个官员,暂代知府一职。

    然后又上奏朝廷,朝廷很快便应允下来。

    此事之后,朝廷派来的十七个官员——石浩被贬,如今只剩下十六个官员了。

    这十六个官员,不由熄了和贾琮作对,另立山头的心思。

    石浩大人倒是出头了,被罢官之后,朝廷屁都不放一个,躲起来装死。

    他们又是哪个排面上的,难道能比石大人还有面子不成?

    因此,倒是不如悄悄潜伏起来,且观将来。

    至于朝廷派来的三个武将,更是被福察初升治的服服帖帖。

    他们三个,语言不通,拉拢人更是无从谈起。

    甚至还有一个因为想树威信,直接被军中小卒挑战,然后被小卒痛打了一顿。

    此后在军中再难抬得起头来。

    他也索性破罐子破摔,每日躲在军营之中吃酒,喝的醉醺醺的,诸事不管。

    军中,也不过白养着这一个人罢了。

    另外两个,也没好到哪儿去。

    而这三个武将听到此事之后,不由彻底心灰意冷起来。

    原来朝廷根本就不管他们的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