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政儿,你怎么老到这般模样 (第2/3页)
宝玉请安问好过,忙引贾政进屋。
此时,贾母刚刚午睡醒来,赵姨娘侍奉在侧。
贾政走进屋来,看着头发花白,老态龙钟的贾母,忍不住大哭着跪下磕头道:
“不孝子贾政,拜见母亲,都是儿子不孝,连累母亲跟着受累,儿子真是罪该万死!”
贾母这才反应过来,忙一迭声地说道:“政儿?政儿?是你回来了?你快上前来,让娘看看!”
贾政膝行上前,贾母摸着贾政的脸颊,也是忍不住哭道:
“政儿,你,你怎么老到这般模样了?这两年,你受苦了……”
此时,赵姨娘也跪倒在地,哭着喊了声老爷。
贾政一怔,忍不住问道:“宝玉,你娘呢?怎么不在?”
宝玉脸迟疑了一下才是说道:“老爷,我娘在屋里帮人做针线呢,也好补贴家用。”
贾政这才没有做声。
原来自从他们搬到这里之后不久,邢夫人和王夫人,渐渐的便对贾母失去了尊重。
毕竟他们早已经不是国公之家了。
贾母身上的那层光环,也早已退去。
如今的她,反倒是个累赘。
每日做不得活,还要好吃好喝伺候着。
邢夫人和王夫人,都巴不得贾母早日死了也倒省心。
倒是赵姨娘,因为有私房钱,不愁吃喝,也不用做多少活计。
倒是比邢夫人和王夫人孝顺的多,经常在贾母身前伺候着。
当然了,这也是赵姨娘一点小小的心思,并非她当真多孝敬贾母。
只是所谓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
贾母却是被赵姨娘的孝顺深深打动了。
原来自家落魄之后,反倒是平日最不着调的赵姨娘,一心一意的来伺候自己。
因此,见了贾政之后,贾母也在贾政面前,着实夸奖了赵姨娘一番。
赵姨娘羞红了脸,连忙说道这都是她分内之事,当不得老祖宗如此夸赞的。
贾政忍不住攥住赵姨娘的手说道:“辛苦你了。”
贾宝玉在旁边咳嗽了两声,贾政才松开手来。
接下来,邢夫人、王夫人都闻声赶来。
就连贾琏得知消息之后,也告了假,返回家来。
如今贾琏已经在林黛玉的新铺子里,当了一年光景的掌柜。
两年的牢狱之灾,让他真的转了性。
他原本就在荣国府帮忙,迎来送往,人情上面,极为练达。
如今当掌柜,他也肯耐下性子来,安心做事。
这一年来,倒是做的越来越娴熟。
如今一年的俸银,也有五十两银子。
有了这些银子,家里的日子,倒是逐渐好过起来。
当然了,除了这些银子之外,平日的一些赏赐等,贾琏就悄悄留了下来。
如今平儿已经有了身孕,他家里还有一个女儿,自然要为自家好生考虑一番才是。
说了会子话之后,贾政又问道:“珠哥儿媳妇和兰哥儿呢?”
贾母不由说道:“他们在大观园里住着呢,有宁国府照应着,倒是委屈不到她们母子两个。”
王夫人也不知何故,独独疼爱小儿子贾宝玉。
对自己的大孙子贾兰,完全无视。
先前荣国府还兴盛的时候,一次元宵佳节,贾兰没到,满屋子人竟然无人关注到。
还是贾政来到之后,问了一句兰哥儿怎么没来?李纨才笑道,兰哥儿因为没人去请,不肯来。
后面还有一个剧情,凤姐说家事艰难,建议趁着绣春囊一事把迎春姐妹们的丫头裁掉几个。
王夫人都觉得委屈女孩子不同意,却借口其奶妈太“妖乔”,下令把贾兰奶妈赶走了。
好嘛,贾兰这个二房的长子长孙的待遇,反倒是不如几个庶出的小姐。
王夫人这个当奶奶的,为何如此不待见自己的亲孙子?
一句话,大约便是母凭子贵这四个字。
王夫人的依靠是贾宝玉,贾宝玉出息了,她这个当娘的,自然跟着沾光。
而贾兰再出息,沾光的也只是其母李纨罢了,她这个当奶奶的,其实是沾不了多少光的。
而贾政,很明显的,则是十分疼爱这个孙子。
闻言,他不由皱眉说道:“让她们寄人篱下,如何使得?如今我回来了,改日便将他们接回来吧。”
听贾政如此说,贾母连忙说道:“她们母子两个在大观园住的好好的,你接她们回来做什么?”
“你不知道,琮哥儿是极疼爱兰哥儿的,还亲自为他请了塾师。”
“一旦接回来,就凭家里如今的情况,又哪里寻的到好的塾师?”
“说起来,琮哥儿其实是个念恩的人,珠哥儿媳妇当初也不过说过几句好话,他便记挂到如今。”
“只是他也是个记仇的,若不是当年之事,他也不会对我们袖手旁观,哪里又会落到如今这般地步……”
的确是如此,但凡他们当年不将贾琮除谱去族,不把事情做的这么绝。
如今贾琮只需要稍微伸出援手,也不会让他们过的如此艰难。
听到这里,贾政也不由长叹了一口气。
想当年在这件事情上,他虽然也有不忍,但是也并没有坚持下去的。
如今再想起往事来,贾政心里,也惟有羞愧而已。
因此,他也不再提将李纨母子接回来的事情了。
却说到了第二日,贾政到底心里放不下。
便又去了趟宁国府,见了李纨母子一面。
自从荣国府遭难之后,贾琮便将李纨母子接入了大观园中住着。
而不用再伺候贾母、王夫人,只要看着兰哥儿读书便可。
因此李纨反倒是过的更加舒心了,虽然几年光景过去,她倒是并没怎么显老的。
而李纨见到贾政之后,险些没认出来。
“老爷,你,你怎么……”
“兰哥儿,还不快来拜见祖父。”
贾兰也恭恭敬敬地拜见了贾政。
在整个荣国府中,也就作为祖父的贾政,是真心疼爱他的。
贾兰虽小,自然能够分辨的出来。
因此,贾兰对贾政,也多了几分孺慕之情。
看着贾兰,贾政欣慰地说道:“好,好,几年不见,你竟是长这般高了,快成大人咯!”
“如今你读书如何?读到哪里了?可能做文章了?”
贾兰不由说道:“回祖父,孙儿如今已经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