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吴三桂卒,小皇帝被抓 (第2/3页)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大炮可不单单可以用在破城门或是破城墙上。
对付这种无法移动的工事,也能够收获奇效。
接下来,攻城的军队,换成了贾环的大军。
他们先进去,将叛军团团围困住。
然后,将几十枚大炮拉入城中。
对准叛军的工事,齐齐开火。
很快,他们的工事,便被炸的人仰马翻,断肢横飞,血肉模糊。
而贾环则是指挥大军,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快速推进。
并且,有了福察军此前惨痛的失败经验,贾环并不贪功冒进。
而是步步为营,等大炮彻底摧毁一处工事之后,才会指挥大军跟上。
最终,经过一下午的推进,才彻底消灭掉了城中的叛军。
而城中,一共有三万余叛军,最终竟是无人投降。
一下午的战斗,让柳湘莲和贾环、吴山、福察初升这三位将领,都齐齐沉默下来。
他们并没料到,叛军之中,竟然也有如此精锐之师。
幸好,绝大多数的叛军,都不堪一击。
若所有叛军,都有如此战斗力的话,那真的是太恐怖了。
拿下此城之后,柳湘莲第一时间,也并没有让大军继续进攻。
而是先让大军休整几日,再做计较。
却说,衡州,伪周皇宫之中,吴三桂得知城池沦陷,全军覆没,无一人投降的消息之后,脸色迅速暗淡下来。
本就垂垂老矣的吴三桂,此时越发老态龙钟,已是有了几分下世的光景。
他长长叹息一声,然后又剧烈咳嗽起来。
那三万大军,是他嫡系中的嫡系,精锐中的精锐。
并且吴三桂也没少了研究过幽州军的作战方式,制定出了完美的应对之策。
只要这三万精锐能够拖住幽州军三天功夫。
吴三桂就能够派出援军,全力支援。
相信到那时,足以抗衡幽州军,甚至有可能让幽州军退军了。
毕竟,幽州军战线拉的过长,粮草运输困难,是耗不过他们的。
但是令吴三桂没想到的是,他这三万精锐中的精锐军队,竟然连一天功夫都没支撑的过去,便全军覆没。
虽然他还有几万精锐大军,然则比之被消灭掉的三万精锐,已是差了太多,更加无法抵挡的住幽州军的进攻。
如此一来,幽州军的进攻,越发抵挡不住了啊。
他的大周朝,还能坚持几日功夫呢?
难道,天命真的不站在他这一边吗?
“既生琮,何生桂?”
吴三桂嘟囔了几句,忽然间一口气没能上的来,不由死命咳嗽起来。
旁边几个宫女,慌忙上前为他捶背不已。
吴三桂却只觉得憋的喘不过去来,他奋力挣扎着,突然间从床榻上掉落了下来。
很快,他双腿一蹬,两眼泛白,昏迷过去。
唬的几个宫女尖声喊叫,连忙喊御医来瞧治。
很快,外面宫女太监,乌泱泱进来了一群人。
几个御医,也匆忙跑了进来,进行全力救治。
只是,许久之后,这些御医,却是束手无策。
眼睁睁地看着吴三桂的气息越来越微弱,直至彻底消失不见。
就连身体,也渐渐凉了起来。
几个御医,不得不跪倒在地上大哭道:“皇上,薨了!”
屋里,顿时响起一片哭声。
而大周太祖吴三桂的死,也让整个大周朝上下,都慌乱起来。
吴三桂,就是大周朝的顶梁柱,他一死,这顶梁柱彻底塌陷。
而朝中的文武百官,则是纷纷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原本,这些百官,大多都是被吴三桂挟持到这里来的。
只是,暂时之间,他们还是大周的臣子。
他们不得不将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推上皇位去,年号洪化。
这位吴世璠,其年龄才十五岁。
爷爷的去世,让他再无所依靠。
幽州大军,距离他们的皇宫,所隔不远。
吴世璠十分惶恐。
他麾下君臣,更是军心涣散。
此时,有吴三桂心腹之将提议,何不退居云南?
仓皇之下,众人也没有更好的主意,吴世璠欣然接受。
而此时,柳湘莲也得知了吴三桂已死的消息。
此乃天赐良机,柳湘莲并不愿意放过这大好的机会。
于是他率领大军,展开猛烈攻击。
而因为吴三桂的死,让那些吴三桂的心腹大将,也无心恋战。
他们或者投降,或者仓皇而逃。
一时间,柳湘莲率领大军,势如破竹般,直奔周朝皇宫而来。
只是此时,吴世璠已经率军南逃,准备逃回云南去。
眼见柳湘莲大军,一时半会功夫,是无法追的上了。
却说此时朝廷文武之中,大周朝的秦相——
这个秦相,就是原本大夏的秦相。
吴三桂将他挟持过来之后,同样任命他为宰相。
秦相找到几个同样心思不定的官员,开始洗脑。
秦相先问他们,认为周朝还有没有前途?
跟随小皇帝逃到云南去之后,能不能守的住?周朝有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几个官员,纷纷摇头。
周朝已经是明日黄花,马上就要完蛋了,哪里还有什么卷土重来的机会?
秦相又问他们,而他们这些人,虽然是被吴三桂携裹而来。
但毕竟是在伪朝做了官,哪怕他们是被迫的,但是在新皇面前,新皇还会不会重用他们?
这几个官员,又是齐齐摇了摇头。
新皇别说重用他们了,不治他们的罪就不错了。
秦相又问他们,想不想戴罪立功,给新皇送上一份大礼?
闻听此言,那几个官员,无不怦然心动起来。
他们也猜到了秦相的用意,这件事情,必然会十分危险。
但是一旦成功之后,回报也必然十分丰厚。
因此,他们在经过一番思索之后,最终还是决定拼搏一次。
只是他们只是文臣,手里并没有兵权,却是无法成事。
秦相微微一笑,便是说道,此时怕是没几人愿意跟随周朝陪葬。
大家只是缺少一个带头人罢了。
接下来,秦相让这几个官员,策反更多可以策反的人。
秦相自己,则是试着联系武将。
毕竟,他可以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主持大局。
但是没有武将,没有兵力,是万万不能成事的。
而秦相,历来结党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