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修建铁路 (第2/3页)
“不过想要将橡胶做成轮胎,只怕并不容易呢。”
贾琮点头说道:“朕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若容易的话,朕何须找到你们科研院,让你们科研院来研究此事呢?”
“这样,你回去之后,便先去购买一批橡胶回来做实验。”
“然后再买一批树苗回来,你寻人去安南那地方种植,成立一个橡胶园。”
“安南南部,有十分适宜橡胶树生长的地区。”
“若人手不够的话,你只管去寻林大学士,让他调拨人手给你。”
“还有,朕也会书写一份研究方案供你们参考。”
“等写好之后,朕会命人送过去。”
汤若望听了之后,忙是说道:“是,陛下,臣回去便安排。”
“有了陛下的指点,臣有十足的信心能完成皇上的吩咐。”
汤若望对贾琮这位皇帝,有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仰望。
皇上实在是太厉害了,就如电力、灯泡等,都是在皇上的提点之下,他们科研院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若没有皇上的指点,他们怕不要用十几乃至几十年功夫,才能完成。
而如今,既然皇上又给你们写出一套方案来,则说明,这套方案,必定是切实可行的。
真不知道,皇上年纪纪轻轻的,为何学识便如此渊博?
文武双全就不说了,治理国家,也是井井有条。
并且就连新学还有各种科研,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这世上,果然是有生而知之的圣贤啊!
贾琮倒是没有理会汤若望心里在胡思乱想什么。
等汤若望退下之后,贾琮开始陷入沉思之中。
如今发电机和灯泡都已经被发明出来了。
如果只建设一座小型发电站的话,也用不多少功夫。
一二年间便能完成,甚至还能更短一些。
并且此后,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多建设一些发电站。
尽可能的多建设水利发电站,少建设热电站,毕竟热电站太过污染环境。
贾琮是从后世穿越来的,自然知道,后世的工业革命,快速发展,但也走了许多弯路,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而如今,有他在,倒是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少污染一些环境的。
不过,如今华夏的科技树,几乎都是在他的推动下前进的。
这样虽然能够发展的更快,但并不是一个健康的发展模式。
这样,会让华夏失去研究的自主性和活力。
不过,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啊。
毕竟时日太短了,他登基才短短两年功夫而已。
而科技的进步需要多少时间?
少说也是以百年为功夫来推动的。
因此倒也强求不得,只能慢慢来了。
……
而接下来,华夏开始举南部百姓之力,修建起了铁路。
铁路的侦测仍然在进行,但是前面一段的路线,已经勘测完毕了。
老百姓都十分好奇,不明白这铁路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听说铁路是专门用来跑火车用的,据说这个火车是个铁疙瘩,长好几十丈,能拉几千万斤的东西。
但是这个谣言,并没有几个百姓相信。
火车要是个铁疙瘩,几十丈长,并且能拉几万万斤东西的话,就问要多少人才能拉动它往前走吧?
它总不会自己跑吧?不会吧?不会吧?
这么重的玩意儿,根本就拉不动啊!
再者说,两根铁轨中间的距离很狭窄,就连寻常的马车,两个轱辘之间的距离,都比它宽的多。
这么窄的距离,怎么可能跑的了几十丈的东西,怎么可能能拉几千万斤的东西嘛!
但是无论修建铁路到底是干啥用的。
总之,和他们并没有多少关系。
反正只要给工钱就足够了。
华夏立国之后,已经废除了劳役。
若放在以往,修建铁路,必定是会以劳役的性质,召唤百姓来修建铁路的。
不过如今,劳役已经被完全废除了。
如今修建铁路,都是给工钱招募的百姓,一天不但有二十钱的工钱,并且一天还管三顿饭吃。
而这种待遇实在是太好了,因此一听到招工,无数百姓,纷纷跑来报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