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八十一章:大国者下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八十一章:大国者下流 (第2/3页)

 海军发展,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因此,贾琮已经在提前布局。

    而海军建设,则是十分的烧钱。

    一年下来,最起码要三百万两银子。

    而这,还是刚刚开始而已,后面若是要扩大规模,花费只会更多。

    如今工部有钱了,国库充盈了。

    但是华夏的花销也着实不少。

    因为从西方赚了钱,贾琮也并没有吝啬。

    而是加快了铁路修建的速度,加快了水力发电站建设的速度。

    铁路更是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开始齐头并进。

    并且是分地段进行修建。

    如今整个华夏,都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期。

    这也让华夏各地,都为之受益不已。

    这个受益,可不仅仅只是修建所在地受益而已,而是全民都在受益。

    就如同后世的房地产,能够带动各行各业一样。

    如果根据前人的评判来说,如今的华夏,已经进入了所谓的盛世了。

    整个华夏,贾琮不敢说人人都解决了温饱。

    但是至少九成五以上的百姓,都解决了温饱问题。

    好吧,其实这还真不算是太大的成就,因为经过战乱之后,如今华夏的人口并不多。

    也就两三亿人左右,人少而地多,让百姓解决温饱问题,并不困难。

    但若是人口达到十二三亿的时候你再试试?

    若不像后世那般精耕细作,并且用上化肥农药,是必定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口的。

    额——如今华夏已经拥有了安南,多出来五百多万公顷的肥沃土地——那就没事了。

    而因为加大了建设进度,花费的银子,也是海量的。

    华夏的税收虽高,但是也有些经不住这么折腾了。

    这让户部的官员,痛并快乐着。

    如今,文武百官,士林士子,也都看出了新学的厉害之处。

    华夏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超越了以往几千年时间积累的地步。

    而这,都是新学带来的。

    到了如今,几乎所有人都理解了皇上为何会孤注一掷,专断独行地要大力推广新学。

    因为新学,真的很了不起,真的能够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如今华夏已经算是进入到盛世了,并且这个盛世,才刚刚开始而已。

    相信用不十年功夫,华夏一定能够富裕到让所有人都为之惊叹的地步。

    到时候,史书上,必定会浓墨重彩地记录上一笔。

    而他们所有人,都是参与者,都会青史留名。

    因此,所有朝廷官员,都与有荣焉。

    但是因为花钱如流水,好不容易充盈起来的国库,如今又渐渐空旷起来了。

    这让刚过上几天好日子的户部官员,如何不心痛?

    而如今,皇上又要在全国成立十个海军基地,一下就要掏出三百万两银子。

    而这只是一年的开销,到明年,只怕要更多。

    这一下让户部官员不愿意了。

    甚至不止是户部官员,就连寇大学士和林如海等人,都感觉到费解。

    如今国内形势稳定,四海承平,他们不明白皇上为何还要成立十个海军基地。

    这样做,白白耗费钱财,而完全没有任何用处。

    贾琮向他们解释了一番西方威胁论。

    不过,所有的大臣们,完全无法理解。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中,海外都是蛮夷,都是荒芜之地。

    况且双方隔着大海,距离不知几万里,双方自然井水不犯河水,又怎么可能会发生战争呢?

    贾琮很难说服他们,因为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最终,贾琮不得不用皇权强行执行了下去。

    贾琮相信,就如同当初推广新学一般。

    如今他们不理解,相信很快便会理解的。

    至此,华夏海军正式扩建。

    然则,海军的成立,不但需要船只,还需要合格的士兵,更需要合格的有远见的将领。

    为了培养合格的海军将领,贾琮也是费尽了心思。

    他开始根据自己对海军的了解,然后编纂一些海军建设指导。

    又在全国范围内,召集有水战经验的将领和老兵。

    并且成立了一个海军研究院,让他们在一起,结合自己编纂的海军建设指导,在一起共同商议,如何能够尽快的发展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