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5章 学术刊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5章 学术刊物? (第2/3页)

话,但是他跟央视关系好,再跟那家搞搞关系,人家愿意不愿意的就把这事给应承了下来,有人打电话就给他传一下。

    他家住三楼,传电话不愿意爬楼,嫌麻烦,就在楼下扯开了嗓子喊。

    江弦抓了把大白兔下去,塞给人家王大姐,王大姐喜笑颜开的客气几句,然后赶紧揣进兜里。

    “客气啥啊,以后可不许这样了。”

    “给孩子的。”

    江弦笑着拿起听筒。

    “哪位?”

    “是江弦同志吗?”

    对方是个陌生声音,他自称是《选刊》的编辑,想要转载江弦在《收获》发表的《褐变的荔枝》。

    “褐变的荔枝?”

    对于转载这些事情,江弦不觉得意外,他常有被转载,哪怕是《选刊》,转载他的文章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只不过《褐变的荔枝》在《收获》上面发表已经是79年的事了,距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

    而且这篇文章当时发表以后,虽然在文化界和历史学家当中反响不错,但遗憾的是,这篇并没能够在读者群体之中掀起太大的轰动,因此并未收获转载以及重量级的评论。

    在江弦所发表的所有里,算是较为冷门和小众的一篇。

    怎么过了两年,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晴雨表、风向标”的《选刊》会忽然关注上这篇文章?

    “江弦同志,您给我们留一个地址,我们回头把稿费单给您寄过去。”电话那头说。

    “行。”

    心里边儿虽然奇怪,江弦收稿费收的挺痛快。

    管他什么原因呢,人家愿意转载他的,他又吃不了亏。

    挂断电话,和王大姐打一招呼,刚上楼去没十分钟,又听着自家门被敲响。

    一开开,还是王大姐。

    “哟,您咋上门来了?”

    王大姐一拍大腿,“这不又有个电话找你么,我也不知道怎么个事儿,赶紧来喊你一声。”

    朱琳诧异的看江弦一眼,江弦吩咐道:“朱琳,快给王大姐倒杯茶水,我下去接个电话。”

    “不用不用。”王大姐摆摆手。

    朱琳已经拉着她进到屋里,“您喝一口,您喝一口。”

    江弦一路下楼,去到王大姐家。

    门没关,家里她爱人、儿子也都在。

    “麻烦您了。”江弦客气一句。

    “不麻烦、不麻烦。”

    寒暄着,他拿起话筒。

    “喂,你好,哪位?”

    对面又是个陌生声音。

    “是江弦同志吗?我们是《中国教育学刊》编辑部的,我是《中国教育学刊》编辑冯伯超。”

    “冯编辑,您找我是?”

    “啊,是这样,我们想转载一下你在《收获》上发表的那篇《褐变的荔枝》,想征求一下你的同意,你放心,我们转载也支付稿酬的。”

    “.”

    江弦愣住了。

    刚才《选刊》打电话来要稿就算了,怎么《中国教育学刊》也要转载?

    他混迹文化界这么久,对各类期刊都有了解,对这个《中国教育学刊》也有耳闻。

    这部刊物可以说是中国基础教育主导期刊之一。

    创办没多久,80年创办的,级别不低,教育部主办的旬刊,旬刊也就是每隔10天发一期。

    最关键的是,这是一本面向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

    学术刊物,怎么会找上他这一个作家呢?

    心里疑惑,江弦嘴上又不方便直接问,这话说不出口。

    人家要转载你的,你总不能问人家我这哪点儿吸引到你了。

    给对方留了个寄稿酬单的地址,江弦挂断电话上楼。

    心里诧异着呢,这事儿还没消停。

    这回是王大姐家的儿子上来敲门了,也是告诉他有电话,拿起话筒,对面也是要转载《褐变的荔枝》。

    聊了几句,江弦一头雾水的挂断电话。

    “哟,这哪个单位给你一直打电话?”王大姐都好奇死了。

    这年头跟后世不一样,私人之间基本没有电话往来,所以谁要是能接着个电话,那可真值得街坊邻居们讨论上一阵子的。

    “有杂志社想转载我的。”江弦直言不讳。

    他写文章的事儿不是什么秘密,街坊邻居们基本都知道。

    “这么多电话,我听着不像一个人啊。”

    “是好几家杂志社的。”

    “哟,是么?!”

    王大姐吃了一惊,赶紧督促起自家儿子。

    “看见没,赶紧好好学习,长大了以后跟你江弦哥一样,多风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