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理查德.帕克”名字的真相 (第3/3页)
着深渊,那深渊同时也在注视着你。——尼采”
这是的题记。
为什么用这一段来作为题记呢?
黄仁勋又看了眼前几页上的简介:
“一段16岁中国少年在太平洋漂流227天后获得重生的神奇经历。如真似幻的海上历险与天真、残酷并存的人性矛盾,在书中不但巧妙契合,更激荡出高潮不断的阅读惊喜.”
黄仁勋的兴趣被勾了出来。
抱着随便看看就写作业的想法,他一头扎进这本。
数个小时以后。
当蔚蓝的海面被灰色的闪电打破宁静,黄仁勋猛然惊醒,他看一眼手表,此刻已经到了深夜。
“写作业的事情完全忘掉了!”
刚才的那段时间里,黄仁勋整个人都沉浸在当中,不能自拔,整本一气读完。
这一段海上的故事太震撼了!
从面前的奇幻求生,到后面一再揭开深层的内幕。
黄仁勋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此刻的心情。
即便已经看完,他的心思也丝毫没办法放在作业上,只顾着去分析、去思考当中的各种意象及谜题,那种毛骨悚然的恐惧感不断刺激着他的神经。
兽性、人性、神性.
“乔伊。”
黄仁勋找到刚回到住处的乔伊,乔伊喝的醉醺醺的,一脸疑惑。
“黄,怎么了?”
“.”
黄仁勋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找乔伊,只是看完《漂流者》那篇以后,实在有太多话想找一个同道中人分享。
“是为了那部?”
乔伊仿佛猜到什么,观察黄仁勋的表情,见他完全是被说中,一下子兴奋的坐起来。
“你看了?是不是很棒,那,太震撼了!江弦,他简直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黄仁勋认同道:“我真没办法想出这个作者是怎么写出这篇的,它精妙到不像是创作的,它设计的比BASIC语言都完美,一切都那么巧妙,那么漂亮,和宇宙和世界统一、对应。”
“你应该看看评论文章。”
乔伊从一堆漫画、情色杂志里面,抽出几本文学评论杂志,“我看了几个评论家的分析,每看一次分析都被震撼一次,我已经想不到这个故事究竟有多少个可能的真相了。”
黄仁勋去看了一下,这些杂志有《纽约书评》、《肯尼恩评论》、《爱荷华评论》.都是在美国文学界颇有地位的文学评论杂志。
黄仁勋迫不及待的把这些杂志上的评论文章全看了一遍。
每当一个评论家提出一种可能,《漂流者》这篇的深度就又上升一个档次。
到最后,黄仁勋对这位作者江弦只剩崇拜,完全被征服的崇拜。
在聂华苓的评论文章当中,黄仁勋还得知了《漂流者》的创作原型,木犀草号的故事。
出于对事情的好奇,翌日一早,黄仁勋就跑去调查了解木犀草号事件。
4名船员被困在南大西洋,被困20天后,三名成年船员决定分食另一名17岁的孤儿船员,他们因此得以生还。
然而,一个名字吸引了黄仁勋的注意。
理查德.帕克!
那位被三个船员分食了的船员的名字——理查德.帕克。
而这也正是《漂流者》中那只传奇的孟加拉虎的名字。
黄仁勋险些激动的跳起来。
就像是那位葡萄牙探险家带领的船队看到新大陆一样激动。
然而激动过后,他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多么温情而感人的小设计!
“木犀草”号事件已经过去一百年了,然而属于理查德.帕克的正义却迟迟没有到来。
三名罪犯逍遥法外,甚至安享晚年。
当年震惊世界的案件,也被世人遗忘。
江弦在中暗藏理查德.帕克名字这个小细节。
何尝不是对这个少年的纪念。
此外,黄仁勋还看到过一位评论家的解读、
在用英语表述时,在某种语境中,“理查德·帕克”常和海难联系在一起,意味着漂流和自相残杀。
一个名字,千丝万缕。
黄仁勋眼中闪烁着震撼。
江弦。
他深深的记住了这个名字。
黄仁勋完全相信。
这个名字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随着他的作品一起,举世皆知,扬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