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不愧是沟通外洋之地 (第2/3页)
方式。
而且,在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的,出版后的销售量也会受到影响。
总而言之,如今的文学期刊再想约江弦的稿子,那必须要给江弦一个足够有吸引力的理由或是诱惑才行。
苏晨听了江弦的话,马上道:
“我们给你的发头条,如果内容够长,那就发专号。”
苏晨给出的这个条件是非常优渥的。
彼时文学期刊无数,《花城》能够突出重围,跻身全国强手之林,可见《花城》吸引力之高。
《花城》的创刊号在1979年4月出版,第一次印刷就达到20万份,其后又加印过两次,总印数一共25万,创刊不久,又创下76万多份的发行记录。
这个成绩,放眼全国的文学期刊,都是相当耀眼夺目的。
对任何一位作家来说,能被《花城》这块中国新文学的重要阵地给予如此待遇,恐怕都说不出拒绝两个字。
但对江弦来说,这份待遇,在他这儿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现如今,他的,哪怕是《人民文学》这本皇家刊物,甚至都不用江弦主动提起,恐怕也会被编辑们安排一个头版发行的待遇。
所以听完苏晨的话,江弦只是一脸意犹未尽的看向他,那目光好似在说:
“就这?”
苏晨也立刻福至心灵,“稿费上面,我们也能给你提一提,只要你的稿子能够过审,我们给你千字20块。”
“千字20?”
江弦砸吧下嘴。
不愧是沟通外洋之地。
上次他和人文社那边磨叽半天,最后人文社内部讨论、讨论、再讨论,这才破格给他提了一次稿费。
《花城》这边呢?
人苏晨直接痛痛快快的把稿费从千字10元提到了千字20元,眼睛都不眨一下。
“千字30吧。”江弦沉声道。
“千字30?”
苏晨眉头皱起。
这个数字可是上面“建议”标准的三倍了。
不过一想到约的是江弦的稿子,终是咬咬牙,“行,就按你说的,只要稿子能过审,我们就给你千字30元的稿费。”
江弦心里熨帖了。
刚才听着苏晨说出“千字20元”的时候,他眼睛都忍不住亮了起来。
不是因为这个数字。
而是苏晨释放的信息。
我们《花城》能加钱!
所以他赶紧又往千字30的数字这儿提了提。
没想到苏晨真答应了。
南方那边的刊物,胆子确实是要大一些的,尤其是广东那边。
就拿报纸来说吧,南方的一些报刊像是《广州旧报》、《南方周末》、《羊城晚报》.这几年都自行提高了稿费标准,在上面规定标准的基础上翻了几番。
《花城》的大方,让江弦的脸都笑成了一朵菊花。
“行,说来也巧,之前我曾经构想过一篇类似于后现代主义的,现在想来,其实也就是咱们刚才说的这个‘先锋文学’类型,我刚巧找时间写出来,给你们寄过去,让你们看看行不行。”
苏晨大喜过望,“哎呀,这可真是太巧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咱们《花城》和你这部有缘分啊,这部就是给我们《花城》攒的。
大概是讲什么的?短篇还是长篇?”
“一部短篇,字数应该也不多,大概一万字两万字左右。”
“这么少啊?”苏晨一听便有些遗憾。
谈了这么久稿费,加了两回价,结果说到底就是一部短篇?
虽然一两百块也不是个小数目,但总归是让苏晨觉得这个价提的有点浪费工夫。
正想着,又听江弦道:
“苏主编,你看,我这篇的稿费都提了不少,那我之前的两篇翻译稿的稿费.”
“.”
苏晨愣住了。
合着是在这儿等着他呢?
著作稿的稿费刚才翻了一番还不够,最后提到了上面规定的三倍价格。
那这翻译稿的稿费。
也得三倍?
嚯,江弦那的字数少,他那两篇翻译稿的字数可不少。
“江司令,你这是要掏空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