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弃如敝履掷魏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弃如敝履掷魏信 (第2/3页)

,他焉敢出声回答?彷徨惊恐,求救似地望向对面坐着的刘胡儿。

    想那翟让被害之时,徐世绩尽管没有相救,可当时的那种场景,措不及防,李密一方突然发难行刺,十个人里边,大部分人的第一个念头可能都不会是救翟让,而是赶紧逃走,尤以徐世绩是个现实主义者,他更如此,但不管怎么说,好歹徐世绩的首先反应是“逃”,不是“跪”。

    一“逃”一“跪”之间,他与单雄信的差别就出来了。

    再简单点说,“逃”尚可说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跪”,而且还是一个拥有着“飞将”之勇猛称号,向来以勇自诩,动不动就舞槊逞武,亦确勇名冠军中的猛将跪,此诚令人轻视。

    刘胡儿尽管是仆辈,但从徐世绩口中,知闻了单雄信居然当场下跪求饶的事后,他对单雄信一下子就为之改观,单雄信往日在他心目中豪迈英伟的形象登时崩塌,说实话,他对单雄信现也已是有点瞧不起,可还是那句话,他不敢在单雄信、邴元真等派来的人面前,表露出他的真实想法,便无可奈何,只得又代单雄信的子侄解围,说道:“将军,单公、邴公都尚好。”

    邴元真派来的人,这时的情绪倒还好些,毕竟邴元真没有参加那晚酒宴,他是事后被迫降从。而且降从之后,他派来的此人是他心腹,是知道的,邴元真暗底下对翟让之死悲痛至极。

    从拜谒到李善道,到现在为止,短短的一会儿功夫,李善道先是杀了姓王的那个翟让的昔日亲信,继而又很明显地嘲讽单雄信,刘胡儿却是已知,李密任给他们此行来谒李善道的任务,他们只怕是难以完成了,——适才拜见李善道时,刘胡儿说是“奉大郎之令”,这当然仅是托辞,徐世绩怎会遣他们来谒李善道?他们奉的其实当然是李密之令。

    然虽难以完成,也得尽到使命,他就趁在李善道还没有做出更多的“不利他们此次出使任务”的事情前,赶忙取出了两封书信,呈与李善道,说道:“将军,此魏公与大郎之信也。”

    王湛德将两封信转呈与李善道。

    看了看信封,将李密的书信,李善道揉成一团,丢到地上,打开了徐世绩的书信。

    信不很短,但看下来,基本没什么内容。

    不外乎前边叙说旧谊,中间讲说当今的海内形势,未有直言,但暗示李善道,方今天下大乱,群雄尽管争起,可最终定然是只有李密才能成事,信末,说他闻李密封拜了李善道为上柱国、赵郡公、河北道大行台、便宜行事、总督河北诸郡军事,表达了他的恭喜之意和欢喜之情。

    ——“上柱国”,是勋官,且是勋官中最高的一个等级,论品级是从一品。李密军中,以前的翟让是上柱国,翟宽才只是柱国;现还存的上柱国,唯王伯当、孟让、裴仁基父子等数人耳。“行台”,台,指的是尚书台。此系魏晋以来的一种在地方上设立的临时性军政机构,又称行尚书台,或行台省。北朝后期,称尚书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於中央,自成行政系统。

    李密的书信,李善道虽然没看,从徐世绩信末的这几句话,却已可知晓,在知李善道已还河内,明看着河内已是打不下来,并且还惹到了李善道这个大敌之后,李密想到的对策为何了。

    也是正如李善道所料,——前几天裴行俨、张仁则等撤兵时,李善道就料到了,武的不行换文的,李密的“加官进爵”,或许用不了多久就会被送到河内了。果不其然!这已是来了。

    不得不说,李密给的这几个“加官进爵”,称得上手笔不小,十分慷慨。

    “县公”提升为了“郡公”,又拜“上柱国”,授“大行台”,给了专制河北之军政大权,某种程度言之,这实际上也是李密在放弃打河内后,改以对李善道割据河北的一个默认态度。

    却就不提李善道压根就没想着和李密“和解”,只在看到“河北道大行台、总督河北诸郡军事”这两人所谓的李密的“加官进爵”后,李善道差点冷笑出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