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怀执怨怼郭皇后【十三】 (第3/3页)
‘乱’纪。可却‘乱’了宫中的秩序。若是以后人人便如此行事,那他辛苦维持的大汉基业,只怕很快便要被这些蛀虫吞吃,然后落得一个基业无人守,只有家贼窃的境地诛砂!
所以在‘阴’丽华兄弟离宫,‘阴’就留在宫中居住,郭圣通养病无力主持宫中事物时,刘秀亲自出手,整治了一批年老‘侍’臣,以及依附在他们身上的小团体。将这些年老的宫人,都送出了宫,自谋生路,绝不能再让这些德行不良的人留在宫中,教坏了他的儿‘女’们。
刘秀现在虽然有些志得意满,可到底还是理智:明白如今的大汉还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
除了还未将那些意图反叛大汉的权阀势力全部平定之外,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便是王侯郡国、士族大姓们大肆兼并土地导致的良民变流民、盗贼猖獗,农民起义频繁……
这次丽华的母弟之所以被杀,虽然直接的犯人是那些占山为贼的盗贼。可实际上,追究起来,却和如今大汉境内豪民剥削小民,导致小民无立锥之地,不为奴便为贼有着巨大的因果关系。
再追究往上,便是一个巨大的历史遗留问题。
在‘春’秋战国时,便有许多诸侯国都先后采取了“相地而衰征”,“做爰田”,“初税亩”,“作秋赋”,“初租禾”,“制辕田”等一系列措施,倡立名田制度。
而随着名田制度的出现,‘春’秋战国之际层出不穷的争地、夺田之事也应运而生。
当时各国君主为了奖励有功之人,特别是立军功者,以土地赏赐立军功者的制度也相继出现。随之而来的,便是土地买卖之事的发生。
汉武帝时董仲舒曾言:“……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
于是,小民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因此,董仲舒提出了限民名田,以澹不足的建议。
可董仲舒的建议并未能实行。
相反,官府不断以土地充赏赐,强占民田之事也时有发生,土地买卖更是有增无减,小民“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的情况愈来愈多。
前朝末年,又有师丹其人再次提出‘私’有土地“宜略为限”的主张,孔光与何武等人,进一步提出限制诸候王、列侯及吏民‘私’有土地数量,称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毋过三十顷。
然而,由于“丁傅用事,董贤隆贵,皆不便也。诏且须后,遂寝不行”。
师丹等人的限田之议又落空了。
至王莽时,更是更名天下田曰王田。意图恢复井田制度和废除土地‘私’有制。
后群豪群起反对,迫使王莽下书曰:“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
王田制自然也失败了。
纵观前事,刘秀自然深知新政发布时的时机、实施的具体人、以及力度都是需要谨慎掌控。
可如今外有权阀势力未灭,内有动‘乱’起义,盗贼猖獗,他又哪敢轻易实施田地新政?
虽为皇帝,可他至今也只能做主宫中之事而已,如何不憋屈,如何不愤怒呢?
而在前事困扰他,而现在他还未想出应对之法时,宫内便又出这等贪墨之事!
宫外的豪族他一时动不得,宫内的‘侍’臣他还收拾不了吗!xh211 79小说...
.........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节请到【神-马】【小说-网】,阅读地址:www.shenmaxiaoshu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