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战国小寡妇【十】 (第2/3页)
情了,谁让赵章欠了王氏的呢。
当然,秦晴同样告诉她们关于魏侯意图杀死她们父母的事情,又同样将她们的父母送到了燕国去,只等她们完成了刺杀魏侯的事情,便可去魏国享受平凡生活。
如今天下纷乱。唯燕国自西周被封诸侯,曾一度强盛。如今的当权人燕简公又极为体谅百姓,从不发动战争。算得上是乱世中的一处安逸地。
如今的燕简公姬款乃是燕国的第三十四任君主,可侧面证实燕国的历史久远。
且燕简公而今才登基26年,正值壮年,按照这时正常死亡的王侯年岁来推算,他至少还能再当二十几年的皇帝。而事实上燕简公确实在位时间有44年呢……
再加上等魏侯一死,附庸魏侯的燕国自然更成了魏国新即位者极力拉拢的对象,到时候魏国再无力欺压燕国,燕国的百姓自然也就不用担心害怕。所以去燕国也就成了必然。
当秦晴飘回魏侯身边时,赵章和赵连也已来到了魏宫之中。
酒宴已经摆好,各人皆席地而坐,面前摆放着一整套好酒好菜。颇有些像现代的学生桌般。
魏侯举杯,“齐君远道而来,孤心甚慰,你我共饮此杯酒,今日不醉不归!”
酒宴开启。魏侯和齐君互动极多,赵章和赵连尴尬陪宴。
席间,齐君田和状似无意的问起来:“听闻吴起大将军已率军逼近秦国武城,大将军用兵如神,又如此的忠心于君上,可真是让和羡慕之极……不知大将军何时归来?”
田和的恭维显然让魏侯极为受用,他大笑到:“攻下武城,大将军自然凯旋而归!”
这话魏侯说得意气风发,好似攻下秦国武城只需要他一句话似的。
赵连不由得捏紧了酒杯,到底还是忍住了气,缓缓的举杯喝下一口闷酒。
他日若是能回国即位。他必定励精图治,将秦国治理的比如今的魏国还要强大!
唯有国富民强,兵力强横,方才不会让秦国再沦落至今日田地。
赵章盯着赵连。见他强忍怒气,也不看魏侯,只是遥遥举杯,两人共饮当做体贴。
魏侯自然见到了赵连和赵章的互动,不过只是两个被控的棋子。能有多少撼动他的本事?他便又举起酒杯与田和共饮,笑道:“吾等不要在酒宴上说这些战事了,还是共赏歌舞吧!”
田和自然笑着应承,心里却开始盘算起了怎么将吴起和魏侯两人挑拨分开蜀山大掌教。这两人在一起,魏国终日便欺凌他国,真是让他坐立不安。如此祸患,必定要铲除了才放心。
随着宫廷乐工们将编钟、编磬、建鼓、排箫、笙、瑟等乐器一齐奏响,舞姬们也翩翩而来。
一时间,乐声,人声交相呼应。一派奢靡宫廷宴飨xiang景象。
中国的宫廷舞蹈在夏商时代已经产生。
夏朝时的人们是相信鬼神的,因此国家无论大事小情,都要占卜问卦,进行祭祀活动,是故当时的舞蹈多在祭祀和庆功时表演。
到了夏朝末帝夏桀时,其宫殿中竟有女乐三万人,淫乐之声震响全城。
其乐舞崇尚奢华,而其本人耽于淫乐,终至国亡。
取代夏朝的殷商与夏一样,尊侍鬼神。凡祭祀等“礼”举行时要伴以歌舞。
商人用音乐与神鬼对话。将歌唱给神鬼听。
乐舞成为人们进献、侍奉、娱乐神鬼,使人神沟通的重要手段。有时商王还亲自舞蹈。
商亡后,随之建立的西周王室制定了一整套详细的礼乐制度,标志着中国宫廷舞的正式确立。
“礼”指祭祀、朝飨等仪式。“乐”指伴随“礼”进行的乐舞。
周代的礼乐制度有两条基本内容;一是规定等级,二是规定伴随礼的乐舞基本是雅乐。
根据周代礼乐制,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所用乐器也不同,等级十分森严。
祭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
祭地时: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
祭山川: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
祀四望时:奏姑洗、歌南吕,舞《九韶》。
享先妣时:奏夷则、歌小吕,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