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炸芬兰 (第2/3页)
一点坦克又因为天气严寒,车辆使用前还需要预热几个小时,而且还很容易坏,难以发挥战斗力,结果被苏联的T-34吊打,伤亡惨重,最后只能停止进攻。
随后,苏联红军从其他地区调来了几个师的兵力,苏军部署在苏芬边境的兵力达到了24个师。苏芬双方开始在1939年国境线上僵持,直到1941年12月,芬兰人再次向苏军发起进攻。
这一次,芬兰人的目标不仅是夺取苏联控制的卡累利阿地区,还要取得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勒。
为了让这场攻势得到顺利的实施,一举拿下整个卡累利阿地区,芬兰出动了23个师的兵力。
德国人为了从北方战线中寻找突破口,尽快取得列宁格勒,也向芬兰增援了10个师的兵力,还给芬兰提供了大量武器和弹药,派出了富有经验的教官对芬兰军队进行训练,以提升芬军的作战能力。
然而,就在攻势发起之前,斯大林在确认日本不会进攻苏联的情况下,从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调动了60万精锐部队前往前线,其中10个师的部队被部署在苏芬边境,再加上来自其他地方的增援部队,苏芬边境上的苏军兵力达到了40个师。
在苏军兵力占优的情况下,芬兰人并不能捡到什么便宜。上次苏芬战争的时候,芬兰人之所以能够以微小的伤亡抵抗住苏联数十万大军,就是因为他们熟悉地形,而且他们的防御工事坚固,位置又隐秘。
但这一次,芬兰人是在苏联的土地上作战,又是主动进攻的一方,没有防御工事的掩护。他们能够以少胜多,击败苏军吗?
就在芬兰人发起攻势之后的那天,苏联空军突然飞临于韦斯屈莱,将芬兰最重要的军工企业——蒂卡科斯基工厂炸毁,从此芬兰的武器供应更加吃紧。
即便如此,芬兰人依然没有放弃进攻苏联的计划,23个师的芬兰军队联同10个师的德军一起,对苏联红军的防线发起攻击。
“冲啊!”一排排的芬兰人,向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