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东家 (第2/3页)
的瞬间,四周闲谈的声音都收敛了起来。
坐在主位上的,还是那位看起来只有十六岁的玉面少年。
虽然是少年模样,但他却是沧州知府,水家目前的家主。
“啊,外城的英雄来了,大家都来看看。”知府坐在桌子上,笑着说道。
“小子搅乱了外城秩序,还屠戮百神,算得上什么英雄呢?只求知府恕罪,不要怪责就好。”高见马上拱手,如此说道。
却见玉面知府叹了口气,遗憾的说道:“高校尉为民除弊,又有什么好怪罪的呢?我在内城,处理沧州诸多事宜,却不知外城空虚,诸神蠹政病民,远贤礼疏,耗费钱粮,使本官爱民之意阙,此等皆奸神借以消民果断之心,刚毅之气,蒙骗滥赏,坏法失机,今政之弊,皆由于此啊。”
高见马上答道:“天下之事,有轻有重,有缓有急,知府忙于沧州万机,一时失察也是情有可原,实在不必自责。”
知府摇了摇头,有些自责的说道:“话虽如此,但轻重缓急之别,得其序则治,不得其序则乱,而所不当为者弗论也,夫事之重且急者,不过亲贤爱民、赏功罚罪而已,如今沧州之乱,皆源于轻重缓急失序,这是我的过失啊。”
话语之间,却见旁边有一个老者起身:“知府何错?实乃左百仓奏事日渐迟晚,内外章疏动经累日,甚者或延至半年或终留不出,因循积习,遂以为常,邪妄不经,却也让知府灯下黑了啊,此乃其作为主祭之失责也。”
大家一言一语,不知不觉就把事情送给了已经死了的左百仓。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默契。
却见一位左家人突然说道:“此事不怪知府,确实是主祭之责,都怪主祭不习楷书、字画钝拙,书事不能一一自写,皆是口述,交由外事典史处理,岂料外事典史竟如此懈怠,唉,我看西门家需好好自省。”
此话一说,又见西门家的人起身告罪,唯唯诺诺。
话语之间,高见和司马已经入座。
这时候,却听见知府说道:“咳咳,此事就到此为止,何必絮絮叨叨一直追责?往后慢慢梳理沧州外城的事情即可。”
然后他接着说道:“倒是左家,需要好好内省一下,祠祭掌管祭祀,理当清楚,祭祀一事若是不诚,未必得福,反以得祸,官府出入有清规、斋醮有定数,未曾闻于礼制以外建立坛场聚集神祇者,须知,祖宗社禁之制,至严至密,虽文武大臣勋戚贵人,不得辄入,岂可使胡羯邪妄之徒羣行喧杂?以后妖神之事,要小心些。”
话到这里,却见位于旁边的左浪站起身来,说道:“大人说的是,所当祭者,其鬼不邪,盖谓邪之不能以干正也,请以知府以此为重务,而速赐施行,务使纪纲大震,德化旁通,下结人心,上回天意,为宗社百年无疆之庆也。”
“此事重大,酒桌之上还是少谈,祠祭你事后拟文,交于公文即可。”玉面知府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建议,各自呈言,一派祥和,大家讲理说情,气氛融洽。
而高见不再接话,只是默默的坐在原地。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但实际上,他冷汗都已经下来了。
刚刚那几句对话,看似没什么,但实际上,其中凶险,不亚于昨晚的厮杀。
这几句对话,上来就把大炸弹丢给高见,高见赶紧丢给知府。
那玉面知府估计就想要高见这么说,马上就开始引导话语给左家,周围的演员心里应该也是门清儿。
虽然左家有准备岔开话题,但显然其他世家也早有准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把左浪逼的不得不出来说话。
这一说话,就已经坐实了沧州外城那些事情的责任划分了。
还好高见只说了一句。
要是真的插进去这些对话,恐怕很多时候就会被带偏带跑,不知不觉就说出很多很不妙的话语出来。
倒是司马,看见高见的反应,有些惊讶:“我还以为你不擅长这种场面呢。”
“确实不是很擅长……不过也不是没喝过酒,大差不差吧,就是遣词造句,还有各种气氛不太对。”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