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除‘夕’ (第3/3页)
举两个例子的话。
压岁钱,是过年习俗之一,年晚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
光是想想就知道,调动神朝境内十州,纵横百万里的人同时做一件事,并且大家的分工还不一样,并且把这一切固化下来……
也不知道是如何普及到整个天下的……反正就这么形成了每个地方的风俗,由每个地方的老人传承给新人,一代又一代,一代又一代。
像是南越,有一些地方就需要妇人置盐米灶上,以碗覆之,视盐米之聚散以卜丰歉,名曰“祝灶”。男子则置水釜旁,粘东西南北字,中浮小木,视木端所向。以适其方,又审何声气。以卜休咎,名曰“灶卦”。
像是北边,就放迎春彩花,还要居草庵造酒,除夕以药襄浸酒中,辟除百病,酒名‘屠苏’。
各地都要傩神逐疫,各家于街心烧火,杂以爆竹,谓之‘籸盆’。
吴中的村落,此时就要燃火炬,缚长竿杪以照田,烂然盈野,以祈来岁。
在裴度这些地方,除夕便要围炉守岁,迨晓不寐,炉中商陆火凡数添之。
还有神都阳京,还会‘敲盆’,那一天,民众家中的灯盏,杯子,壶,锅碗,还有其余的什么镬铫箅甑,盆瓮簠簋觥觚,各种摆件,都会在那一天被拿出来敲响。
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
而这所有的风俗,都是天坛大祭的一部分。
每个地方官员,每个世家,都需要记清楚自己要做的事情,然后按照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风俗’,指挥不同的仪式。
都按照某种规格调度,共同来完成仪式,相当繁杂。
一场天坛大祭,实际上需要以无数场单独的小型祭祀一点点的拼凑起来,最终将天坛大祭的规模扩张到整个神朝。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祭祀和战事,是整个国家最重要的活动,而天坛大祭,则是整个神朝最重要的祭祀,每年一次,从不间断。
这些祭祀,都会通过天坛的调度,在位于神都阳京的主坛处汇聚。
这一天,这所有的一切汇聚起来,就是‘除夕’。
除掉夕兽。
尽管第二年它还会再来。
只要天地依然是死亡的,夕兽就会源源不断的再生,每一年都需要来一次。
光是一听就知道有多复杂,所需要的计算更是多到难以计数。
什么样的仪式会产生什么气。
产生出来的气,又什么气联合起来,每个不同的祭祀造成了什么效果,能够产生什么反应,反应之后又有什么作用。
这种无限蔓延下去的连锁反应,其中的节点根本不知道有多少,粗略算算估摸都得上十亿这个数字。
这就是神朝的天坛大祭。
这就是‘除夕’。
如果成功度过,年关过去,夕兽消散,那么四季将会继续运转。
之前一直都是这样的。
高见来这里一年都没有,所以对于这些,他只是听闻,而从来不曾见过。
只是这些东西,在玄化通门大道歌之中,都有明确的记载。
毕竟这可是整个神朝延续了那么久的传承,已经融入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
而高见的意思,在舒坚看来,就是说,他想要利用‘除夕’。
他面色凝重的对高见说道:“年轻人,我劝你最好不要。”
“不管是除夕,还是古战场,这两边有任何一个地方有了一丁点闪失,要么神朝明年将会持续一整年的寒冬,所有天气都会凝滞在‘除夕’那一晚最寒冷的冬天,要么沧州持续几十年的深秋,两者都不可接受。”
神朝以前不是没出现过这种事,天坛启动失败,整个神朝境内,凝滞一年,全年都是寒冬,只有来年再行尝试。
那可真是……惨不忍睹,就连皇帝都要下罪己诏。
比起这个,太学选拔,乃至于杀几个左家的人根本不算什么。
看见金丝熊的表情,高见突然笑了。
他笑着说道:“舒长老,你看,刚刚你还反对来着,现在是不是你也觉得,杀几个左家人不算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