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章:致“太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章:致“太阳” (第2/3页)

    西大陆并不信奉勤能补拙的准则。

    一旦在考试中被工匠们视为没有才能的人,他们终其一生无论如何努力,最终都只是印证了考试的评估没有出错。

    而那些极少数的特例,则多半是像今天这场考试一样,遭到了其他人的暗算。

    即便如此,那些个例在成为学徒不到半年时间里便又会脱颖而出,因此奥菲拉的工匠大师们还为这些人准备了一场“复活赛”。

    伊森相信这些,他窥见了格尔布内心真实的想法,也逐渐理解了西大陆人们的力量体系,对他们来说“灵感”便是“魔力”,就连最杰出的工匠大师也无法解释“灵感”的由来,它仿佛从一开始就在那里,等待着被他们找到。

    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仿佛有人操纵了他们的身体,完成了那些惊人的创造。

    “如果,‘灵感’的本质,其实是人类与潮汐之主沟通的频率,而作为考试成绩的‘时间’代表着进行着沟通的效率,这一切似乎就能解释得通了。”

    伊森提出了一种假说。

    但这仍然无法解释“灵感”的本质,就如他无法用系统性的语言总结出“魔力”的本质一样。

    学院的先哲们认为“魔力”来源于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但那终究是一个无法被确认的观点。

    “你是想告诉我们,潮汐之主还活着?”

    格尔布深深地望着伊森,“帝国人,西大陆没有这种信仰,我们尊敬他,赞美他的伟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盲目地相信他超越了时间,又或是成为了神灵。”

    那些仍旧未知的力量,来源于他们的见识不够。

    而潮汐之主从未以神自居,他希望人们能够理解他的知识,了解这些知识,最终掌握这些知识。

    盲目的信仰,会破坏认知的过程。

    “没有人能超越时间,但是作为最伟大的工匠,他一定能预感到自己的死亡,这意味他一定会为自己的死亡做准备,尽可能将他所知晓的一切通过某种方式记录下来。”

    伊森说道,“你们的‘灵感’可能来源于某种高精密度的装置,又或是别的什么东西。”

    格尔布陷入了沉默。

    他的眼神忽明忽暗,俨然沉浸在了伊森的设想之中。

    大厅的工匠们皆是如此,在这位来自帝国的业余爱好者面前,他们仿佛都成为了学徒。

    兄弟会的历史中似乎有人提出过此类假说,想要理解“灵感”并将其握在手心里的杰出工匠前仆后继,却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他们无法理解“灵感”的本质,就自然不可能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它就如悬在所有人头顶上方的太阳,抬眼就能看见,从他们成为工匠的第一天起便指引着他们。

    如此地夺目,却又遥不可及。

    而现在,竟然有一个人在他们面前试图理解“太阳”。

    真是大言不惭。

    傲慢、盲目且无知!

    只是……

    “你所说的装置,或许就是这个城堡本身。”

    格尔布说出了所有工匠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嘲笑每一个想要接近“太阳”的人,却又无比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存在,“这座城堡是由潮汐之主亲自建立的,他正是于此击退了洪流,创立了匠心兄弟会,如果你想要验证自己的假说,就尽管试试看吧。”

    假设,

    他是说假设,这个业余爱好者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他便是在场所有工匠之中,距离潮汐之主最近的那一个。

    更何况,试试也无妨,无数工匠都追逐过“太阳”,但剩下的,只不过是一群精疲力尽的失败者,他们在追逐的过程中被耗尽了心力,变成了残破的躯壳。

    格尔布的回答印证了伊森的猜想,这座机械城堡便是潮汐之主留给西大陆人最后的礼物,与那些寻找永生的神灵不同,祂似乎坦然接受了消散的结果,并及早地做出了准备。

    倘若有人能继承祂所留下的珍宝,就能再次带领西大陆人击退洪流。

    那将会是祂消逝数千年之后的事了。

    那么,就只剩下了一个终极问题。

    他该如何与一座冷冰冰的机械堡垒“沟通”?

    紧接着,伊森忽然想到了什么,那是来自魔女的提示,她曾在战后于北境见了凛冬一面,隐约提到了“直视”邪神的手段,需要抛却视线,封闭感官,找到五感以外的另一种感知方式。

    真是一位敬职敬责的好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