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第2/3页)
自从太子回宫以来他都陪伴在太子身旁,太子也从未避着他接见过什么外人,又是如何知晓这些人的?
而且高望平日里倒也算对地方士族的名录有所了解,除了钟繇和陈琳名声在外,其余人他都未曾听说过。
刘辩注意到了高望脸上那一闪而逝的错愕,也猜得出他心中所想。
宦官无后,又是残缺之身,所求者,一为尊严,二为财富。
而为了得到这两者,又衍生出了求权力和求地位。
如今为了自保,自然又想要在朝堂上多安插几个自己人。
他也没有点破高望的小心思,更没有对他解释自己是如何得知这些人,任由高望去猜想。
况且刘辩也无法解释,还不如让高望觉得他还有什么秘密的渠道可以了解宫外之事,给自己披上一层高深莫测的外衣,也让宦官们心中对他多一分畏惧。
但说完这九人的名字后,刘辩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两个名字。
前面这九人的征辟应当是没问题的,虽然其中有几人正在地方为官,但最高的不过一县之长,岂能与入太子府这种一步登天的地方相比?
刘辩犹豫的是他方才想到的两人的籍贯问题,这两个地方有些太特殊了。
大汉名义上有十三州部,但凉州、并州这两个州的士人是便站在大汉官场中食物链底端的阶层。
每个州都有举孝廉的名额,可这个名额是按照人口基数的,人多的地方名额自然多,而凉州、并州这种人口稀薄的地方名额自然也少。
就这一条儿,直接从体制上卡死了凉州人,因为拼人口,凉州根本没法儿跟内陆冀州、豫州这些发达地区比。
举孝廉上位的人,势必提拔故交旧吏和乡党,一代代举孝廉下来,朝堂上哪还有凉州人吃饭的席位?
如今朝堂上凉州籍的高官别说凤毛麟角了,说没有都行。好不容易冒出个凉州三明,结果呢?
晚景凄凉,死于朝堂上的争斗,甚至就连凉州三明内部都为了得到宦官或是士人的认可而相互倾轧,到了如今朝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