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朕即国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朕即国家! (第2/3页)

三公,而非地方出现了何等灾异,后续又该如何救灾赈灾。

    灾情再严重,不就是歉收或是绝收吗?

    我家还蛮大的……咳,我家的粮食和田地还蛮多的,只要你们这群贱民抛弃户籍、售卖土地依附于我家成为奴仆就好。

    这分明是天大的好事!

    “太史令于灵台观察风云天象,谓旱魆将至。”

    群臣闻言不禁窃窃私语,果然是灾异之事,接下来按照流程就该罢免三公了。

    从前罢免三公的流程是由天子下诏表示有灾异降世,因此罢免某位三公,而从孝桓帝开始,也许是出于对党锢之祸的亏补,三公的罢免改为了三公在大朝会上承认德不配位致使天降灾异主动请辞,天子不许,三辞之后天子依依不舍准许三公的辞呈,变相地为这位辞职的三公邀名买直。

    当然,由谁来主动请辞其实也是天子事先与他要罢免的那位三公私下“商议”过的,而非真的有某位三公愿意主动离任。

    杨赐和袁隗眉头紧蹙看向张济,他们二人方才已经对过眼神了,都没有被太子私下召见过,那么要主动请辞的定然是身为司空的张济。

    杨赐和袁隗不仅是亲家,更同为今文学派大佬,自然不会相互隐瞒这些信息。

    张济则不然,尽管他曾是杨赐的友人,又是杨赐举荐才一同成为了刘宏的侍讲,在华光殿中为刘宏讲学,但后来张济与许彧一同投效了宦官集团,迫害了诸多清流士人和贤良官吏,二人便也断绝了交情。

    所以在杨赐与袁隗确认彼此都没有受到太子召见以后,便都一致认定太子要罢免的三公是张济这位司空了。

    可张济虽然为了仕途投靠了宦官,却绝不是那种愚蠢到死赖着不愿意挪位置的家伙,如此看来似乎太子并未召见任何一位三公?

    而眼见三公无一人离席主动请辞,台下群臣也不禁感到疑惑,莫非太子不知晓流程?

    一众朝臣的目光齐齐落在了太常卿刘焉的身上,按制太常卿有为太子解惑的责任,无论是于公还是于私,刘焉都不可能会没有跟太子确认过罢免三公之事。

    感受到群臣目光的刘焉也很茫然很无辜,他那日奏报之时曾隐晦地暗示过太子灾异免三公之事,太子也表示明白这些流程。

    可既然太子什么都懂,这又是何种情况?

    “呵。”

    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