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要么他过来,要么孤过去! (第2/3页)
没有为难陈寔,那究竟是一场政治服软,还是世人口中所谓的“先见之明”呢?
也不知是不是良心不安,原本应当还能活几年的陈寔四年前便病逝了。
而陈寔的葬礼也不可谓不隆重,致悼会葬者三万余人,车数千乘!
荀爽、韩融等天下名士数千人纷纷披麻戴孝执子孙礼祭拜,何进亲致悼词“征士陈君文范先生,先生行成于前,声施于后,文为德表,范为士则,存晦殁号,不两宜乎。”,如此葬礼古今罕有。
而其子陈纪则趁机以为父守孝为借口,守了整整四年。
倘若陈纪当真是个孝子,为父服丧不愿拜见他这位“权贵”倒也罢了,他也并非不能谅解。
“呵,守孝?”刘辩猛地一拍桌案,桌上的笔墨都跟着震动起来,他面色阴沉如墨,“文若你倒是说说,是哪家的礼法要子为父守孝四年的?”
“自称将为父服丧六年,却披着锦被见客,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如此之人也可称孝子?”
“这……”荀彧张了张嘴,想要辩解一二,却发现喉咙像是被堵住了,一时语塞,无奈地低下头,不敢直视刘辩的眼睛。
他有心为这位被冠以“陈子”的名士开脱一二,却发现太子所言皆是事实。
然而这已经是大汉士林中公开的秘密,拒绝征辟,甚至拒绝拜见权贵都是养望的手段罢了。
而服丧这种“孝行”则是牺牲数年青春,哭给活人看的高级养望手段。
例如那袁绍,母亲病逝后为母服丧三年,自称因“感念自己刚出生就是个没了父亲的孤儿”(袁绍刚出生就被过继给袁成,袁成病逝于袁绍出生那一年),因而决定再为未曾谋面的父亲服丧三年,其“孝行”为天下士人传唱。
哪怕是父母中的一位去世,士人也可以自称“孝”而为其服丧十年八年,借此传颂“孝”名,拿十年八年的青春换一条可以少走二十年弯路的仕途。
见荀彧支支吾吾不再言语,刘辩轻哼一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