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颍川陈氏的灵活底线 (第3/3页)
丝震惊,随后又陷入了沉思。
后汉有多少年没有遇到这样一位雄主了?
如此雄主,自然容不下臣子借他之名养望了。
其实陈纪的选择对于传统士人而言并不算冒险,拒绝太子征辟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当年商山四皓还曾拒绝过太祖高皇帝呢,太祖高皇帝再生气也就是口头骂几句“犬入的”,并表达了想在他们的帽子里撒尿的冲动。
七月太子下诏解除党锢之时,陈纪便一口气拒绝了司徒袁隗、太尉杨赐、司空张济、车骑将军何进和卫将军朱苗五位开府重臣的征辟,如此看来拒绝个太子又算什么?
可陈纪没有意识到,后汉天子虽然权力多为士人、外戚所把控,但这位太子殿下手中执掌的权力却已然向着二造大汉的光武帝看齐了。
他甚至以为自己拒绝拜见如此不孝的太子,还能再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名望,靠着他的名望彻底令颍川陈氏崛起。
这对太子来说自然是无法接受之事!
“文若兄以为,弟该如何行事?”
陈群听得荀彧的叙述,也彻底放下了心中最后的那一抹不甘。
世家豪门嘛,底线总是灵活多变的。
嘿,无非是认怂嘛。
一时的荣辱与家族的传承与存亡相比根本不值一提,数十年后谁又还会记得今日呢?
“元方公从此隐退,长文提前加冠,接手颍川陈氏,而后出仕太子府。”荀彧说得斩钉截铁,看着陈群的目光中透着不容商榷之意。
陈群点了点头,这一点在他的预料之中,甚至不用请示父亲也能做主。
如今颍川陈氏因为他的父亲已然成了个天大的笑话,自然不能再让他的父亲继续担任家主了,他这位嫡长子继承家主之位是无可争议之事。
世家豪门子弟提前加冠取字也并非罕见之事,至于为祖父守孝期间出仕?
家族都到了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了,谁还不在乎这些事?
见陈群并无异议,荀彧也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愈发和煦。
他自然不至于因为和陈群的那点交情,便顶着太子的怒火去当中间人为颍川陈氏挣来最后的机会。
但凭此恩情,未来他与荀爽或是其子荀棐争夺颍川荀氏家主之位时,陈群自然也会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