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南越王赵佗 (第3/3页)
着手前进岭南百越之地。前219年,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军力攻取岭南。屠睢因为期间滥杀无辜,引起当地人的顽强反抗,被越人杀死。秦始皇于是重新任命任嚣为主将,并和赵佗一起率领大军。经过四年努力,于前214年取得岭南。秦始皇死后,秦二世继位。由于二世的****激起了前209年的陈胜吴广起义,接着是刘邦和项羽的“楚汉相争”,中原陷入了一片混乱。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病重。临死前,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来,向他阐述了可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地形来建立国家,以抵抗中原各起义军队的侵犯;并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这便是赵佗成就南越霸业的开始,赵佗继任后,即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并借机杀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们,换上自己的亲信。秦朝灭亡后,前203年,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疆土北自南岭(今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带),西至夜郎(今广西,云南的大部),南抵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东至闽越(今福建南部),都城在番禺(今广州市)。赵佗在位的时候,南越国曾经两次臣服与汉朝,赵佗死后南越国又延续了数十年,一共出了四个皇帝,分别是赵佗的孙子赵昧,赵昧的儿子赵婴齐,以及其后嗣赵兴、赵建德,公元前111年的冬天,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后,将原来的南越国属地设置了九个郡,直接归属汉朝。这样,由赵佗创立的南越国经过93年、五代南越王的走向灭亡。
史书记载赵佗有收藏宝物的嗜好,在世时搜罗了许多奇珍异宝。当年还曾献一件宝物“珊瑚”给汉朝皇帝。据《西京杂记》描述,此珊瑚又叫“烽火树”,夜里能发光,就像燃烧的火焰,被放在汉宫的积草池中。而且赵佗在位的时候南越过的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其财富积累可以媲美刚刚创建的汉王朝,就连他进献给汉帝的物件都如此宝贵,可见赵佗手里有多少奇珍异宝,所有的宝物,据说都被他带进了陵墓。有多少宝物?《交广春秋》记载,“佗之葬也,因山为坟,其垄茔可谓奢大,葬积珍玩。”关于赵佗墓有大量的文献记载:“佗死,营墓数处,及葬丧车从四门出,故不知墓之所在。惟葛蒲漳侧,古马知上有云:“山掩何年墓,川流几代人,远同金骡裹,近似石麒麟”时莫解之,但疑其墓不远。蔡如松云:‘旧说即悟性寺也‘。今蒲涧之南,枯家数千,人犹谓越王疑家。”葛蒲涧在广州白云山,此记载把赵佗陵墓说成在白云山上:“南越王赵佗,相传葬广州禺山,自鸡笼岗北至天井,连山接岭,皆称佗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