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第一百二十九章 (第2/3页)
宫直说或者藏得一点马脚不漏,这藏在宫里也不是个事儿不是?可能,是这宫里又要出什么变故了。”
楚服看了一眼阿娇的脸色,轻声道:“看娘娘脸色不好,要不奴婢去给娘娘炖一碗安神汤?”
阿娇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而后转过头看向未央宫的方向,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
宫内的明争暗斗慢慢破茧而出,传言中“失宠”了的上大夫韩嫣倒是可以算作因祸得福,这场浑水一点没溅到身上,一口白酒一口烤野兔,惬意无比的靠在树干下,叼着根小腿骨嘟嘟囔囔的感慨着:“皇图霸业谈笑中,不及人生一点醉啊!”
李敢枕着胳膊斜了一眼韩嫣:“你倒是感慨上了,就不怕陛下对你的嫌隙越来越大,然后找个机会把你给……”说罢,李敢把手横在脖子下,轻轻一划,而后挑眉的看了看还在感慨的韩嫣。
韩嫣摆了摆手,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笑着道:“放心,陛下不会杀了我的,就算要杀我,现在也不是时候。”
“哦?”李敢一个打挺坐了起来,撑着下巴饶有兴趣的问道:“你怎么知道陛下不会对你下手?毕竟你可是知道很多不该知道的皇家秘闻。说不定连陛下都不清楚的事儿而你却知道,你觉得陛下会留着你这么个大威胁继续呆在朝堂里碍眼?”
韩嫣不可置否的耸了耸肩:“我知道什么秘闻?我只知道一个金俗……人还被陛下扣下了,我现在是一无所有,无事一身轻,老老实实的呆在上林苑溜新兵。乐得自在~”
“说得轻松,也不知道是谁刚刚坐在我家院子里一副蒙了天大冤屈的样子。”李敢摇了摇头后,才想起来问道:“你说人被扣下了?谁被扣下了?”
韩嫣一摊手:“金俗。”
“什么?”李敢跳了起来,一双眼睛瞪了老大:“人被陛下扣下了?金俗?”
韩嫣淡定的叼着根骨头冲着李敢点了点头,那意思——是的。
“不是,那个。”李敢着急的原地团团乱转,看的韩嫣眼晕不已,边转边道:“你说陛下会不会杀了她还有那俩孩子?毕竟那一家的存在对于皇室来说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你快坐下,转的我头晕。”韩嫣一根骨头丢在了李敢的脑袋上,然后拽了拽李敢的衣服下摆,抱着小酒坛子道:“放心吧,以我对陛下的了解,他不会杀了金俗一家的。”
“那他留着那个女人干嘛?”李敢挑了挑眉:“难不成我们那仁义忠孝的陛下还能留着她们给太后娘娘添堵?”
韩嫣嗅了嗅美酒的醇香,看了一眼还在纳闷的李敢,似笑非笑道:“你知道为什么我是谋臣而你是武将吗?”
“那当然是因为我父亲是大将军啦?”李敢一脸的理所当然,韩嫣摇摇头,探身敲了李敢一个爆栗道:“我祖父还是武将呢,归根结底就是你太不了解我们的陛下。他在是太后娘娘的儿子之前,先是整个大汉的陛下。我们的陛下才不会像惠帝一样,被太后死死的攥在手里。”
李敢不敢置信的看了一眼韩嫣:“你是说陛下要用金俗对付太后?那么窦氏一族不就笑了吗?陛下当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就是为了靠着太后去制衡窦氏一族吗?”
“可是当制衡之术玩不下去的时候,为了确保自己不会被装进去只能先解决掉威胁大的那个。”韩嫣喝了一口酒,咂咂嘴继续说:“陛下可不是个傻子窦氏一族就算再怎么能闹腾只要太皇太后在哪儿,他们就翻不过天去。再说太皇太后只是个有些守旧的老太太就是了,她绝对不是吕后那种玩弄权术的人,不然以太皇太后的手段,现在还有陛下什么事儿?”
“那么太后……”李敢看了一眼韩嫣,微微吞咽了一口口水:“我一直觉得太后人挺好的,是个贤后的样子。”
“切。”韩嫣不可置否的躺在地上,双手垫在脑后,驾着腿,不紧不慢的道:“她要真是个贤妻良母,还能干出抛夫弃女,还杀人灭口的事儿来?你以为就算没馆陶长太主掺和一下,王娡就能任由栗姬把金王孙带进宫去跟太皇太后告状?”
而后无视了李敢目瞪口呆的样子,韩嫣站了起来解开了缰绳,拍了拍衣服,翻身上马道:“这宫里的人,就没有一个是白的,就算是个白的,逼也逼成黑的了。”韩嫣微微眯着眼睛看向未央宫的方向,这宫里的尔虞我诈,现实里可比那些三流宫廷剧狠毒的多。
“所以,陛下将金俗寻回,既能给太后一个大绊子也能给天下留一个忠孝大度的名分?”李敢也牵着马走了过来,一叹气:“唉,果然伴君如伴虎啊。我觉得我还是找个机会带兵去边关吧,不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放心吧,去边关驰骋沙场的日子应该不远了。”韩嫣说罢,轻轻一踢马的肋叉,直奔上林苑的方向飞奔而去道:“明天我让人给你把马送回去,我先走啦!”
“我告诉你啊,这可是我爹的爱马,你给我好好对待它!”
“放心啦!我又不吃马肉。”
“韩嫣!”
马儿左拐右拐进了上林苑之后,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正恭候在马厩旁边等着自己时,韩嫣跳下马,略微礼貌的道:“王公公。”
“韩大人。”王公公冲韩嫣微微一行礼,笑眯眯的道:“大人刚刚出去了,老奴在此等了好久了。”
“劳烦公公了,不知公公有什么事儿?”韩嫣微微一拱手,一副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王公公也微微一笑,两个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的尽在不言中。
……
“陛下,我大汉自从立国以来一直以节俭为国本,当初文帝在时,就连后宫的娘娘们都自己织布做衣服,就是这样的勤勤恳恳才有了后来的‘文景之治’啊殿下。”
“你懂什么?这匈奴来访我大汉岂能软了自家士气涨了蛮夷威风?就该用我们现在的国力去向匈奴展示什么叫泱泱大国!”
“然后明年匈奴就能大开口的要更多的钱财去和亲来维持所谓的和平?”
“你怎么总跟我抬杠?匈奴来了那就打过去!”
“□□遗旨,尊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为国策,你居然撺掇陛下打匈奴是何用意,真是其心可诛!”
“我等止闻今上皇帝圣旨传召,陛下若开口攻向匈奴,老夫必将肝脑涂地!”
“……”
“……”
刘彻就这么坐在桌案前,撑着脑袋看着两方人马谁也不让谁,吵得面红耳赤。夹在中间的几位大臣左看看,右看看,只能闭上嘴老老实实的呆在自己的位置上,以防两方在一言不合打起来。这在陛下面前丢了面子事小,一群老胳膊老腿儿的再出了什么事儿,那么太皇太后和太后又有理由来向陛下施压了。
“我说,咱们……就这么看着他们这么吵着?”公孙贺左右看看没人能说的上来,于是小声的跟东方朔嘟囔一句。
东方朔老老实实的眼观鼻,鼻观口的站在原地,用着细微的声音道:“大人没见陛下都没开口吗?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呆在这儿,等那些老臣吵累了也就闭嘴了。”
“可是瞅着个架势一时半会是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