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一、四爷大寿(上) (第2/3页)
福晋,绞尽脑汁,竟是想出了两全其美的法子。
康熙五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傍晚,宜萱刚刚抵达王府。便看到前院彩棚扎得鲜艳,地铺红炭,左右各设二十桌宴席。共计只有区区四十桌,的确算得“简朴”了。但放眼望去,成排的大红花灯,悬挂在彩棚,一应俱是彩绘龙凤呈祥,流苏缀饰,迎风摇曳,当真叫人眼球一亮。在夜色笼罩之下,莫过这花灯,最为明丽。
此时,宴席尚未开始,但特请的几位琴师却已经弹奏起了梅花三弄,正合这初冬时节。而每一个八仙桌,都特意用寿字纹大花斛,花斛插着红通通迎着冷风盛开的梅花。
宜萱微微一惊,心想眼下还不到梅花盛开的季节啊……
吴嬷嬷低声提醒道“那是绢做的梅花。”
宜萱听了,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手艺,更不得不赞叹嫡福晋的智慧。她原以为体面和节俭不能并存,可嫡福晋偏偏做到了!待到夜幕完全降临,满院宫灯,映得光彩迷离,仿佛叫人回到了元宵节熙熙攘攘的繁华之夜,红梅与梅花三弄曲更是交相辉映,可真当得一个“雅”字。
不愧管家了这么多年的嫡福晋,当真是不能小觑了半分。
宜萱且先去给阿玛磕头祝寿,方才在太监引领下入席,首先被摆席面的是野味锅子,是满族所创的一种特色菜,其实和火锅没太大区别,只不过锅底料非寻常之物,而是用各类滋补的药所调制出来的,颇有滋补之效,而菜色,便与火锅如出一辙了,各种切得薄如蝉翼的牛羊鹿肉等物,在锅子涮了吃,不但味美,更能驱寒。
眼下已经是初冬时节了,虽然扎了棚子,可温度已然不能与室内相,已有几分刺骨之意。首道菜便是锅子,当真是最合适的。
随后又每人一碗热腾腾的长寿龙须面,与热菜八品喜鹊登梅、玉掌献寿、凤尾鱼翅、红烧鱼骨、三丝瓜卷、川汁鸭掌、一品豆腐、三仙丸子。热乎乎吃进肚子里,一时间满宴觥筹欢笑。
宜萱正饿着,自是胃口极好,却瞧见自己额娘搁下了筷子,微微一愣,便问“额娘怎么了?”
李福晋眉心一凝,嘴却平和地道“没事。”略顿了顿,她又道“嫡福晋这寿宴办得想当真是煞费苦心啊。”
话虽是称赞嫡福晋的话,但里头的意思,宜萱已经出了里头的讽刺之意。放眼朝风望去,阿玛与嫡福晋同坐一席,斟酒对饮,各含笑容,当真是一派夫妻和乐之相。
宜萱此刻心里想的却是这座椅的安排……距离阿玛最近的,左侧是诸位兄弟子侄,右侧是皇子、皇孙嫡福晋,嫡福晋之后才是各家的侧福晋们,如此一来,雍王府的两位侧福晋便被排在了宴的位置。而所以皇家格格们,却是跟着自己的额娘。
故而,宜萱挑眉一笑“额娘不妨好好看看这宴席座位的安排。以往都是按照身份高低及远近亲属排列,可这回嫡福晋的安排倒真有趣了。”——那些个侧室们算有所不满,也只能忍下,可不少的格格们,那些只是庶福晋所出的,竟然被排到了末梢位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