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 第六十五章 雨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雨窑 (第2/3页)

眼,大小姐直接无视我,倒是她身边有多了一个丫鬟,倒是掩嘴一笑,可惜啊!这丫鬟堪称夏雨第二啊!也不知道大小姐是不是故意的,弄这么一个丫鬟来衬托她的冷艳,真是太没品了!

    ......雨家的窑池确实规模庞大,房屋众多,大型窑炉有四五个,就劳工来说就有数百余人之多,而且制造陶瓷的工序分工都相当的严密。

    我绕着窑池转了一大圈,主要了解到,这窑场分主要为个八个部分,原料仓库,,炼泥,拉胚,吹干,刻花,晒胚,烧窑,出窑冷却。就炼泥部分来说,洗净步骤还是比较讲究的,只是原料已经如此,再怎么改进也不会有太多改善,毕竟这里的高岭土比景德镇的实在有差距,所以没必要再费什么心思,拉胚刻花等这些都是这里的长工着手,主要的就是烧窑部分了。

    这里的窑,都是隧道窑,有四五个,每个都有两三丈长,背着山坡,还有两三个小型的。一个这种窑的一次可以烧制上千个瓷器,效率相当高。这类窑,我在前世旅游时见过,不过却是相当落后的一种了,毕竟这类窑的聚温不够太理想,只停留在800~1100摄氏度。窑身过长,数目太多,烧出来的瓷器次品也多。另外,就是这里的瓷器都没有上釉之说,至于那些好瓷器,都是在烧窑时,受热均匀,“自然上釉”(草木灰与黏土作用,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得好的才烧出良好产品。再说,这瓷器的温度都不够好,想要烧出好的瓷器,根本就是痴人说梦。至于那些上品瓷器,恐怕烧一千个,也挑不出一半吧。.而那些青瓷,白瓷之类的良好瓷器烧制的温度都要1100~1300摄氏度,这些窑连温度都还没达到,又如何能烧出好瓷器?

    不过,在这时代,雨家的瓷器已经是一等一的了,无论光滑度,图案色泽都是出类拔萃了。相对于民间的来说,确实好多了,不过也不会差得很远,毕竟温度的大关没突破,瓷器想要飞跃,那是不现实的。毕竟这里不是二十一世纪,没有良好的技术支持,确实很难有什么发展。就说釉上彩吧,以三氧化二铁作染料,就算画好图案,也要隔绝空气煅烧,才能达到不褪色的效果,除非火够猛呗,否则就难说了。

    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