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玄幻阁手机版

wap.xuanyge.org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42章 为难的楚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2章 为难的楚丰 (第2/3页)

王就是逆贼份子,哪怕虞堃死了,他也不会跟这种反贼合作的!此举却又引得一些门阀不满,开始三心二意了起来。

    楚丰无奈,只得摆出年酒,邀大家过来吃酒,席间暗示大家:“想昔日京中诸公与阮贼议和,妻离子散,性命不保,又留万事不忠之名。忠孝仁义之士,皆有福报。”

    这样的暗示,镇住了一部分人,却还有一些人以为:“太尉此言差矣!王与阮贼,毕竟不同。自发家时,便目中无人,王却礼贤下士。”

    最后两人争吵,谁也没有说服谁。利益当前的时候,傻子还是少的。这是楚丰拿自己的威望来压,也压不下来的。

    楚丰不得不再说得明白一点:“他日讨平逆贼,公等又有何面目见忠义之士?”

    “少帝已崩,太尉不怕见了高祖之后无言以对么?”

    弄到最后,谁都没说服得了谁。饶是楚丰明示暗示,别跟济阳王走,以后分红的时候万事好商量,还是有许多人不肯相信他。

    于是济阳王正月称帝之后,雍州居然有不少人携家带口,去投奔济阳王了。

    楚丰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他是个聪明人,平素也有决断,然而论起争天下来,就少的那么点敢当领头羊的气势。又担心强留之下,这些人姻亲遍布四处,会引起更大的反弹,只得眼睁睁看着这些人去跟济阳王混去了。

    济阳王大喜过望,人人许以官爵——他正式组建自己的中央政府了。不消几日,便似模似样地拉起了一个朝廷的架子来了。

    他还嫌不够恶心人的,仗着自己跟颜肃之的地盘中间还隔着一个阮梅,两处只有那么一点点、也就几十里的交界,特意发了一封公开信给颜肃之。内容与给楚丰的几乎一样,就是改了个称呼和一点细节,也是问:你不是说自己是忠臣吗?现在我爹的后代就剩我跟我弟了,我弟不跟我争,所以我称帝了,你是不是要效忠一下?

    他也没觉得颜肃之会俯首称臣,这纯粹是给颜肃之添堵,拉他下水:梯子都架墙头上了,你装什么贞洁烈女呀?

    ————————————————————————————————

    颜肃之这头才回昂州,还没来得及接见各界人士,好去庆一庆功,就收到了这么一封公开信,新年都差点没过好!

    当时颜肃之正在摆酒,跟大家一起欢度新年呢。这一回,不止是拿下了京城,手下的将士得到了不错的锻炼。玄衣里的封千户与戴千户表现得颇为出色,何大也痛定思痛,很是勇敢。更可喜是昂州兵里,却又有一人,居然能在围敖仓的时候,当机立断,招呼了袍泽去拦住了阮军,难得的是他准备地判断出了敌军逃跑的路线。又不是硬拼,乃是斜插而入,一击而退。反复骚乱,堪称少数截击多数的经典案例了。

    颜肃之果断将此人提升做了校尉,有意重点栽培。左看右看,现在自己这里的人材也不算很少了,与初到归义时那小猫三两只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颜肃之十分开心,也破了在公开场合不喝酒的例,跟大家一起喝得畅快。还打趣阿胡:“多努力。多生几个小儿郎!”一时间哄堂大笑。

    这样的场合,原本颜神佑应该多呆一会儿的,姜氏和楚氏却认为胎教很重要,不让她往混乱的地方去。颜神佑只在开席的时候往前面跟大家打了个招呼,很快就又被丁琳等人给拥回到了后堂。

    后堂里,原当是楚氏为尊的,大长公主却又寓居于此,便十分大长公主去往上首坐去。大长公主如今这心态似乎平和了许多,将年轻时跟楚氏互看不顺眼的那一点旧冤放下,十分推让。最后两人并坐了上首。

    姜氏将女儿带在身边,得空就盯着闺女,生怕她出什么故障。也没人去跟颜神佑争她下手的这个位子,言语间还都要捧着这一对母女。

    唐仪的妻子蔡氏坐在大长公主下手,恰与姜氏对面。看着这一对母女,她的心情也是不错的。虞家的生死,她还真不是那么关注的,不过在婆母面前,也只得装出些悲戚。看着颜神佑已经显怀了,蔡氏还很关切地问她怀孕感想。

    颜神佑道:“就是不耐久坐。”

    在这一点上,许多人都有共鸣,于是又七嘴八舌地说起了自己的经验来。连颜静媛说起儿女经,都能插上两句嘴了。可见女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集中度还是相当高的。

    颜神佑错眼看见颜静娴也微笑着坐在那里,想她新婚便与霍白分开,也不免提上一句:“待年后局势稳了,荆州那里也该换防回来啦。”

    楚氏听了,便多问一句:“一切都好?”

    颜神佑便笑道:“得了京师敖仓,这一、二年的粮饷是不用愁了的。”这个朝廷虽然挺穷的,金银珠宝不算很多,但是作为一个中央政府,粮库够小半个天下的部队吃两年的存粮还是有的。原本还会更多些,只是先有郁陶大军的补给,后有阮梅拼了命的祸害,剩的也就是这么多了。

    楚氏便不再多问。

    丁娘子见大长公主兴致不是很高,不想因此扫兴,便借着这个,问唐仪是不是真的还想跟颜神佑做亲家来的。此言一出,大家都笑了。蔡氏也笑道:“他就是想一出是一出,凡他想的,都要有些波折的。”蔡氏去年生下了次子,如今还没过百日,今天便没有带过来。

    颜神佑笑道:“将来还未可知,不过二郎却是富贵已定的。”

    姜氏笑道:“这莫不是废话?”

    颜神佑轻声道:“我说的,跟阿娘说的,不是一个意思。”

    姜氏便问道:“那是什么意思?”

    颜神佑笑而不语,姜氏便不再逼问。大长公主听到说她孙子,才来了一点精神,道:“看到他们,我就不想死了。”

    丁娘子便说:“哎呀,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殿下不用忧思过度的。”

    正开解着呢,外面一个小厮脚步匆匆,冲阿竹一招手,两人说了几句话,阿竹便过来,附在颜神佑耳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