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大洗牌 一 (第2/3页)
伯符登基,但是也不曾丝毫反对。
“宗正大人节哀!”
这一个葬礼虽然很低调,甚至不让天下人知道,但是很多孙氏族人都参与了,一个个连忙安慰孙静。
皇陵之前,孙权和孙绍并肩而立。
“盛元,你恨朕吗?”孙权看着皇陵入口落下的千斤石门,突然开口。
“有点!”
孙绍不否认,如果孙权不曾设下这么一个局,他的父亲不会走向这么一条绝路。
“你当初为什么不支持他登基?”孙权苦涩的笑了笑,再问。
“皇叔父,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可是你教育过我,这个世界上,只有遵守规则,游戏才能玩下去,哪怕这个规则是我们自己定下来的,也不能打破!”
孙绍对孙权很崇敬,他从小就是跟在孙权的身边长大:“我既然是太子,他就不能登基!”
孙权目光审视了他一眼,没有说什么。
半响之后,他才开口,问:“以后有什么打算!”
“皇叔父,我打算辞去东宫太子之位!”
“为什么?”
“风口浪尖之上,我暂时不合适站在这个位置上面,这对皇叔父抚平天下民心是一种障碍,因为无论我做了什么,我始终是孙伯符的儿子,这是改变不了的!”
孙绍有些事情看的很通透,这个位置他想坐,但是他很清楚已经坐不下去了,有时候退一步未必不是好事,所以他选择退一步:“父亲登基,如同谋逆,我就是余孽!”
“朕从来没有把你和孙伯符混为一谈,你是朕看着长大了,你是你,孙伯符是孙伯符,他做的一切,与你无关,你是朕看来的储君之一,如果你愿意,这个位置仍然是你的,只要你不曾做错过,谁也夺取不了你的位置!”
“皇叔父好意,绍心中明白!”
孙绍毕恭毕敬的鞠躬,然后才道:“但是绍更加清楚,绍今之身份,哪怕皇叔父强行庇护,依旧不得民心,何意继承天下,激流勇退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
“既然你已经决议,朕就没有什么好说的!”
孙权淡然的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不过朕还是想要劝告你,机会还有,不要绝望!”
“侄儿明白,侄儿一定不会让皇叔父失望的!”
孙绍从来就没有想过放弃。
他是孙策的儿子,孙策如今可是谋逆失败,他所在的处境太尴尬了,形势逼的他太紧了,一个不小心,他可能就会被打落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毕竟盯着他的位置的人多不胜数。
与其让他们强行退落下来,不如以退为进,这对他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毕竟孙权还没老去,他也年轻,年轻就是本钱,只要孙权一条没有传位下去,他就还有能力卷土从来。
……
八月下旬。
距离金陵城的战争过去已经有十天时间了,金陵城的百姓已经逐渐的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生活,这时候太子孙绍突然上奏,辞去东宫太子储君之位,从此入住皇陵,为父母守孝三载。
孙权驳回了他的奏书。
时间进入九月。
初秋的时节,天气不在闷热,反而变得开始有一丝丝阴凉起来了。
孙绍二次上奏,辞去东宫太子的头衔。
孙权二次驳回。
进入九月中旬,孙绍第三次上奏,奏书走的是朝廷议会的路子,但是最后还是落在了孙权手中,孙权黯然失望之中,同意暂时接触他东宫太子的储君头衔。
但是孙权同时也给出了一个承诺,三年之内,不甄选东宫太子。
******************************************
金秋十月。
炎热的天气开始彻底变得的清凉起来了,不时之间还有一阵阵的和风划过,秋日的凉爽绽放在这一刻。
随着孙伯符在孙氏族人的主持之下悄无声息的下葬,大吴朝的动乱已经是彻底的结束了,但是这朝廷之上的局势却开始变得有些诡异起来了。
孙权这次没有急着去秋后算账。
已经遭遇内斗大动乱的大吴朝如今经不起第二次折腾。
所以哪怕这一次他准备大动干戈,时间上他也要把握好。
内阁,军机处,御史台。
大吴朝的三驾马车并没有齐头并进的意思,而是完全处在了停滞的状态之中。
军机首尊吕布已经战死罗马。
内阁首辅张昭自从孙策战死石头城之后,不再出现在内阁,一家人自缚府中,不出府邸半步,在安然的等待这孙权对他的处决。
御史台老大张纮在这一次之中坚决支持孙策登基,也算是也站错了队,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