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卷大吴盛世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跨时代的发展 三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跨时代的发展 三 (第2/3页)
一番,不仅仅让工部得到了重视,也让这些科研人员更加的受到重视。
一转眼,孙权带着几个大臣走今了工部学院麾下最后一个研究基地,也是一个重要性仅次于一号基地的研究基地。
这个基地设立在吴县。
这是一个专门研究发电机的基地。
“臣,徐岳,率属下一百一十二人,拜见吾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个青年率众出门迎接。
“无需多礼!”
孙权上前,亲自扶起了这个青年。
这是基地首席研究科研家,徐岳。
徐岳,字公河,三十岁出头,东莱人,他博学多才,精通儒家墨家的典籍,在数学方面他更是拜在过刘洪的门下学习,在机械研究方面,他与马钧曾同时拜在一个人墨家隐人门下学习。
他算是孙权亲自挑选出来,担当发电机研究的项目的主心骨。
电,是开启工业革命不可缺乏的因素。
电存在天地之间。
发电机才能制造电。
所以当蒸汽机的科目提上日程之后,发电机研究的科目也迫不及待的上马了,又徐岳这个工部郎中亲自挂帅,率领工部学院和民间征集而来的百余骨干,形成一个研发组。
“发电机的研发进行的如何?”孙权直入正题。
“陛下,目前我们遇上了比较困难的问题!”
徐岳摇摇头,有些的羞愧:“一无所获!”
“困难肯定是有的,如何去克服,才是你们应该去想的问题,不要失望,不要放弃,是一百次,一千次,总会有成功的时候!”
孙权没有责怪,这本来就是的在空中建城堡,失去时间的沉淀,一蹴而成,是很困难很困难的事情。
“陛下请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了!”
得到孙权的鼓励,这个基地无数的研究人员都打了鸡血的,变得自信起来了。
……
进入三月,江东大地,冬日留下的痕迹完全被抹去,春日的气息浓浓爆发,山野田园之间,青草幽幽,百花绽放。
金陵城,紫禁宫城。
大吴都城虽然迁都长安,但是这一座宫城并没有废止下来了。
守卫这一座宫城的是禁卫军留下的一个团。
而在宫城之中,依旧有些稀疏的官吏进进出出。
都城的迁徒是一个很繁重的工作,虽然朝廷很多重要的部门,比如军机处,内阁,御史台,朝廷八部基本上都已经完成迁徒,但是下面的很多部门,比如八部之下,已经扩大至三十二部的的司部衙门有很多依旧还在金陵城办公。
整个朝廷的迁徒完成,预计最少还要几年的时间。
御书房。
坐在这个久违的御书房之中,孙权有些不一样的感觉,只是说不出来。
“陛下,户部刚刚返回消息,希望拒绝工部的请求,因为如果继续拨款工部,以目前朝廷国库能力,势必会影响民政策略和军备筹措的工作!”
司马朗在汇报刚刚从长安城户部反馈回来的消息。
孙权在这一个月之中,亲批工部学院十二个基地的研究款项,高达一千八百万银元。
这对如今的户部财政来说,绝对是雪上加霜。
“拨!”
“可是……”
户部尚书荀湛站在旁边一策,听着两人的交谈,咬咬牙,想要走出来反对。
毕竟他户部的财政关乎整个大吴朝廷的发展,他不可能为了工部而耗费整个户部的底蕴,作为户部尚书,他应该为户部而负责。
“没有可是!”
孙权抬头,淡然看了他一眼,问道:“友若,你可知道朕此番南下,为何带上你吗?”
“臣愚昧,还请陛下明示!”荀湛俯首,低声的说道。
“朕告诉你,朕之所以会带上你,是让你亲自来看看工部存在的重要性,以前或者你们会认为,朝廷八部之中,工部的存在,只是一群工匠而已,比之户部,吏部这些重要部门远远不如,对于整个朝廷来说,微不足道,但是现在朕想要告诉你!”
孙权目光直视他,义正言辞的道:“工部的存在,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一个落后愚昧的大吴朝,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所以无论如何,哪怕我们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